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火电厂“变形记”:大唐高井从“烧煤”到“燃气”

2014-07-25 08:33来源:新华能源关键词:火电厂高井电厂大唐国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得到批示后,1959年12月,高井电站工程破土动工。

鲜为人知的是,当时高井电站工程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样,是我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华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按照原本的打算,一期工程2台10万千瓦机组和4台锅炉由苏联供货。然而,正当工程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的关键阶段,1960年夏天,苏联单方面撕毀合同,并且召回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高井电站工程面临严峻的考验。

多年以后,有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工程总指挥在与苏联专家告别时说道:“你们走了,中国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会按照计划进度让1号机组在今年年底(1960年)转起来发电。”苏方专家组长听后说:“那就让上帝保佑你们吧。”

这样一段在今天看来颇为励志的对话,放在当年却是工程建设者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不过,最终经过时任北京市相关领导以及电厂建设者的努力,在1960年的年底,高井电站还是实现了工程总指挥曾许下的“转起来发电”的誓言。这也就是此前提到的1号机组1号炉成功启动。

此后,经过1965年和1968年等几次比较重要的建设,到1974年10月,高井电厂共安装6台100兆瓦燃煤机组,其中3号机组为我国第一台100兆瓦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

国企改革潮下 重组进入大唐

时间很快步入上世纪九十年代。

1995年前后,中国的国有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有媒体曾这样公开报道:1996年,34000家国有企业的净销售利润率下降了55%,达到历史最低点。

与大多数的国企一样,当时依旧隶属于石景山发电总厂的高井电厂同样也面临着诸多生存发展难题。加之当时电厂长期缺乏投入,设备陈旧,安全生产也受到严重地威胁。面对汹涌而来的国企改革潮,高井电厂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最终,在1996年7月,高井电厂从原石景山发电总厂运行体制中分离,重组进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高井电厂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重组进入大唐国际后,高井电厂在整治设备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使电厂能够适应首都电网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到既能够满负荷稳发,也能做到50%以上的深度调峰,做到高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设备健康状况良好。由此,高井电厂逐渐成为北京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电源点之一。

2000年,高井电厂进入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行列, 2001年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企业。高井电厂曾这样总结重组进入大唐国际后的情况:这次转型是从简单粗放的安全管理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转变,全厂安全基础更加坚固。

事实上,在重组进入大唐国际,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同时,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高井电厂也时刻要面对“环保”的挑战。

原标题:老电厂“变形记”:大唐高井,从“烧煤”到“燃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厂查看更多>高井电厂查看更多>大唐国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