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煤化工产业或现大规模逃离潮:盲目进入致亏损

2014-07-29 11:35来源:新金融观察报作者:郗岳关键词:煤化工大唐国际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滞留的项目

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全国目前共有煤制气项目50个,其中实际建设中项目5个(部分产能已投产),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16个,计划中的项目18个,2013年以来新签约的项目11个。以产能规模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国煤制气项目总计产能已经达到2250亿立方米/年。

“2250亿方是什么概念?”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马文说:“今年1月份国家能源局初定,到2020年国内煤制气产能目标是500亿立方米/年,现在所有项目总产能已经是这个目标的4.5倍。截至去年年底,国内煤制气已投产或建设中的产能是27亿立方米/年,但是计划建设的项目规模是这个产能的12倍。”

而这个量同样接近于美国2012年的页岩气产量。近几年美国页岩气的迅速发展,导致天然气供应大幅增加,致使价格下跌,对煤制天然气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而美国的经验很难说不会复制到中国,目前国家政策非常鼓励页岩气产业,而对发展煤制气的态度却非常谨慎。7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规定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以下煤制气项目,并对项目用水和排污指标做了严格的规定。

“其实这50个煤制气项目中大多数都执行不了,比如在内蒙古、新疆的项目,大部分都没拿到路条没有开工,也不具备条件开工。原因出在哪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一个是水,一个是环境,最后的问题还是技术空间,很多企业都试水了,大唐也好国电也好,都不是十分成功,不是他们想象得那么赚钱,所以需要国资委的项目来接盘,不至于彻底剥离他的资产。”

煤化工碳减排压力将长期存在

——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钱宇

Q1:今年以来,国电、大唐、中海油纷纷转让煤化工板块,有什么共性的原因吗?

A:这些能源企业巨头调整各自发展方向,既有自身战略调整的考虑,也是对前些年竞相投入煤化工领域的高涨热情的冷静思考和理性调整。

我们从技术经济分析来看,煤化工产业特别是煤制气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其中高昂的环境生态成本是最大的短板。原先城市和工业燃煤产生环境污染,煤改气将污染转移到了煤炭资源所在地区。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生态承载能力相对薄弱,如果盲目地狂飙突进发展煤制气项目的话,必然会带来高昂的环境生态代价。资源所在地和生产企业将来也不得不加大环保投入。

原标题:煤化工产业或现大规模逃离潮:盲目进入致亏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大唐国际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