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材料市场正文

中国企业亟待突围国外电解液核心专利垄断僵局

2014-07-31 15:57来源:高工锂电关键词: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开发新型添加剂

开发新型的添加剂,也是目前企业研发的着重点。黄继宏向记者透露,电解液企业目前80%的研发工作,都是围绕添加剂研发开展,主要针对电池的五大性能(循环、高温、低温、倍率、安全)分别做对应的添加剂研究。

自主创新是优选之路,但自主研发的技术难度高,需要与各个材料之间的配合,如正、负极材料表面进行改良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同时,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要考虑时间的成本。总体而言,综合难度颇高。

据GBII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现有锂离子电解液专利3216项,其中发明专利2680项,实用专利535项,添加剂的专利562项,阻燃性锂离子电解液专利32项。领域越细分,专利越少。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电解液专利,是在组分的比例或者是应用概念上做文章,用高仿的产品申请专利,大多采取“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国内电解液行业专利研发受到制约,部分因素来源于产业门槛低,专利研发的资金风险比较大,大部分都是中小民营企业,投资规模较小,没有专门的专利团队,研发受限。”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周顺武如是说道。

“依据行业的发展,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寻求帮助以实现资源共享。”黄继宏表示,“你缺少,你用我的专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也用你的专利,最终得以在开发新型添加剂上得到突破。在未来的三年内,不单是电解液行业,甚至整个锂电产业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标题:国内电解液企业如何摆脱专利“紧箍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解液查看更多>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