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直流输电网技术、超导输电技术在近期尚不具备大规模工程应用能力,因此在2030年前近距离输电将主要采用特高压/超高压交流输电方式,远距离则主要采用特高压/超高压直流输电方式,我国将形成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为核心的混合输电网模式。
2030年前近距离输电将主要采用特高压/超高压交流输电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需求将不断增长,用电特性和能源结构也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为此,要构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电网,必须开展中长期(2030~2050年)电力需求和供应预测,并依此进行电网建设和相关技术研究。
2013年,我国人均年电力消费为3911度,清洁能源电量比重占23.78%。按照“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理念,通过贯彻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推行强化节能措施,建议我国中长期(2030~2050年)电力需求按人均年用电量不超过8000度考虑,以清洁能源发电量占60%的供应方案作为发展目标。8000度以下的人均年用电量大致相当或稍高于法国、德国、日本当前水平,是我国2013年人均年用电量的2倍。将2030~2050年全国人口按照约15亿人计算,预测全国用电总量将达到12万亿度,是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5.32万亿度的2.25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本周电网项目动态。其中包括1项110kV电网工程、2项220kV电网工程、1项330kV电网工程、8项500kV电网工程、4项750kV电网工程、1项±800kV电网工程、3项1000kV电网工程。山东山东曹州100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近日,山东曹州100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曹州1000kV变
2月19日下午4时20分,±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东平换流站最后一台换流变压器顺利运达。至此,东平换流站的28台换流变全部集齐!这台换流变是2月18日晚上22时从济南启运的,途经经十路、二环东路、旅游路、二环南路等济南市主要干道,沿220国道星夜兼程向东平进发,最终历时18个小时20分
2月13日至22日,1000千伏福州—厦门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展年度检修。这是该工程投运后的首次年度检修。此次检修涉及1000千伏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两部分。检修人员通过无人机巡检和人工登塔走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修234千米输电线路、426基铁塔,涉及26个作业面160余项工作,同时对1000千伏榕城变电站、长泰变
2月18日,公司召开2025年电网建设推进会暨重点工程指挥部工作会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林一凡,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部副主任宋胜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总工程师陈振寰主持会议。林一凡指出,2024年是甘肃电网建设史上极不平凡、极富成效的一年。在重点工程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各参建单位齐心协力,
2月19日获悉,华中电网网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超特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均启用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功能。华中电网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家实现该功能的区域电网。电力系统中95%以上的故障为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保护是确保单相接地故障可靠切除的重要措施。此次华中电网全面启用的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具有电流
2月10日,公司在银川东换流站召开直流运维专业会,总结2024年直流运维专业工作,深度剖析现存问题,并对2025年直流运维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2024年,银东、灵绍直流运行稳定,外送电量、直流能量可用率、精益化检修等关键指标再创新高,专业排名位列国网公司第四,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会议针对
2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5年度市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其中能源项目31个分别是:国能(泉州)热电三期2×660MW扩建工程、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三期1×1000MW机组扩建工程、晋江百宏供热技改项目、惠安东桥热电联产项目、泉州市区220~10千伏电网基建项目、石狮市500~10千伏电网基建项目、晋江
2月15日,宁夏天都山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正式复工。天都山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首个实施建筑工程业务外包、采用多项智慧节能技术的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该工程计划2025年6月建成投运,将成为宁夏境内投资规模最大的750千伏变电站。
2月18日,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1000千伏荆门特高压站,进入“零缺陷”运行状态,并保持一个月之久,有力保障了春节期间电力稳定可靠供应。1000千伏荆门特高压变电站是我国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端点站,随着去年11月华中“日”字形特高压环网的建成,该站已成为地位重要的核心枢纽站,春节假期后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经济数据已陆续出炉:七成省份增速超过或持平于全国水平,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明显,前六个省份经济总量合计近60万亿元。春节假期后,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释放出多重信息。瞄准高质量发展,各地在布局经济棋局上重点发力,重大项目、营商环境、新兴产业等关键词
2月12日,在山东±800千伏东平换流站阀厅施工现场,升降平台车不停运转,将支柱绝缘子金具抬升至预定位置。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2名施工人员应用智能数显扳手紧固螺栓,阀厅内设备安装工作紧张有序开展。目前,该站施工已进入送电前的冲刺阶段。东平换流站是±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6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开展国网浙江电力牵头研发的“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系列装备及应用”项目技术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在核心设备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
核心提示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能让新能源发电设备直接输出低频电能,实现广域组网与电力远距离送出。国网智研院牵头组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历经9年研发,掌握了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低频装备研发与试验等核心技术,并在我国首批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中应用。再过一个多月,杭州亚运会即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1.1GW,其中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占比80%,位居世界第一,海上风电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已经进入尾声,海上风电建设正在迈向中远海。受制于交流海缆充电电流和充电功率的限制,工频交流输电一般只
2022年8月11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二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聚焦海上风电技术降本、深海探索、自研自主、产业融合、迈向国际等主题话题,引领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会上,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电力电子研究所副所长赵国亮对“海上风电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
9月28日,我国首条自主研制的新型超导电缆在深圳投入使用,这也是全球首个应用于超大型城市中心区的超导电缆,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新型超导电缆设计、制造、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
早在1994年,该项目组就在国际上首次公开提出了分频输电方式。如今部分发达国家正致力于改善交流线路的输送能力和特性,美、德、南非、印尼、日本对分频输电方式都非常关注。2004年加拿大已经采用世界上第一个变频电机以提高输电容量。(来源:微信公众号智见能源ID:SmartEnergyView作者:智见)分频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导编制的国际电工委员会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国际标准《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101部分: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电压调节与绝缘设计》正式获批发布。该标准于2015年在国际电工委员会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委员会发起立项,由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组中方和日方联合召集
12月19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由其主导编制的IEC首个特高压交流领域国际标准《IECTS63042-301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第3部分:现场交接试验》于日前获批发布。该标准于2015年在IECTC122(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委员会)发起立项,由第三工作组(WG3)负责该标准的编制工作。来自中国、德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项目,线路全长3324.143千米。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电
11月3日获悉,随着UPFC成套装置投入潮流控制,蕴藻浜闸北2258线路潮流由47兆瓦迅速提升至104兆瓦,国内首套全户内紧凑型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上海蕴藻浜闸北22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工程通过系统试验。工程依托国家863计划课题及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1)直流输电的原理。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普通的直流输电装置和交流输电装置已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严重脱节,在这一时期,加拿大的工程师率先提出了柔性直流输电这一相关理论成果,紧接着,这一理论被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与研究人员所关注。早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就有瑞士的ABB公司抢先一步把这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探讨能源电力行业,作为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领域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南网50Hz:风电光伏已成为我国新增电源装机的主体。随着风电光伏渗透率不断提升,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应对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周孝信:风电、光伏受天气变化影响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为应对能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始终坚持能源转型战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明确了“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明
为应对能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始终坚持能源转型战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明确了“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明
在这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指导下,我国未来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蓝图和关键技术途径有了明确的导向性,即以“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为战略目标,以落实“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实施路径。本文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主要特征和核心指标,构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提出并阐述综合能源生产单元设想,以期为能源转型路径规划及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双碳’目标下的两大重要举措,就是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在10月11日举行的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孝信对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前景和储能需求做了相关报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