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四大通道格局形成 中国能源安全“底气”哪里来?

2014-08-18 10:02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王炜瀚关键词:天然气能源安全输电通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月29日,中石化集团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就太平洋西北(PNW)LNG项目一体化合作达成一致。中石化将参股PETRONAS的PNW LNG项目15%权益,中石化及其合作伙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可按10%与5%的股权比例获得上游资产、下游液化厂权益,并承购相应LNG权益量180万吨/年。

同时,中石化还与PETRONAS签署了为期20年、LNG非权益量300万吨/年的框架协议。这一交易在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中石化与中国华电共可获得LNG资源总量480万吨/年(约折合67.5亿立方米),这些LNG资源也将供应国内。

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同时,中石油集团(CNPC)和俄气(Gazprom)签署《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中俄双方负责各自境内气田、输气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我国天然气进口东北(中俄天然气东线)、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中缅天然气管道)及海上(LNG)四大战略通道基本成型,中俄天然气西线协议谈判为期不远,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完成,有助于实现我国国产天然气、进口管道气、进口LNG的多品种、多渠道、多来源、有竞争的供应格局。

6月17日,中海油与BP公司签署了一份长期供应框架协议,自2019年开始,BP将从其全球LNG资源组合(阿联酋、安哥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向中海油供应多达每年150万吨(约折合22.5亿立方米)的LNG资源,供应期限为20年,最终的商务协议有望于年内敲定。在此之前,中海油在2006年就从BP手中收购了印度尼西亚东固气田(Tangguh Gas Field)12.5%的权益,并从2007年起的25年内,每年从印尼向福建莆田供应260万吨LNG。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中海油在手的中长期LNG订单总量约每年2500万吨(约折合375亿立方米)。

更早些时候,从2007年开始,随着中亚、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贯通,根据2007年中土天然气购销协议及2008年、2013年的后续协议,土库曼斯坦每年向中国的出口将提高至650亿立方米,在中缅管道120亿立方米年输气能力的保障下,缅甸输入昆明的气量约为每年30亿立方米。至2013年,海上LNG和中亚、中缅管道气的进口总量已占到消费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管道海运“合二为一”

刚刚踏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美国页岩气革命不期而至,不仅减少了美国对进口LNG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全球天然气的供应总量。目前,美国的LNG有望大量出口到欧洲和亚太。有研究表明,美国页岩气繁荣将持续20年,这20年将是全球天然气供应丰富、价格可亲的20年。可以说,美国页岩气革命为中国提供了进口天然气的战略机遇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查看更多>能源安全查看更多>输电通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