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

2014-08-19 17:1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成章关键词:火力发电燃煤电厂能源结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中国,那种认为“可以离开燃煤电厂,大量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观点是对电力工业的规律缺乏认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主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他在能源供给革命中主张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里包括燃煤电厂,他还提出,“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提高煤电准入标准,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限期改造升级。”这是在国内外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条件下推出的创新之举。

“能源多元供应”的目的还在于立足我国国情,走大力发展非煤能源之路。

目前世界上对于着力发展什么能源,认识极为分歧。将能源开发的着力点放在哪里,也是国内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现在应该统一为“着力发展非煤能源之路”,这是因为对中国来讲,石油工业,特别是天然气等气体能源的开发、水电开发都要比发达国家晚几十年,需要着力开发;中国的核电才刚刚开始起步,作为未来的接替能源,也需要着力开发。中国目前着力开发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都比开发风电、太阳能来得经济合理。当然,风电、太阳能发电也是要发展的,但他们只属于能源多元供应中的两元而已,不再有过去承担替代化石能源的光环。

从中国能源的现实出发,将着力点放在非煤能源是完全正确的。过去认为石油等化石能源马上就要枯竭,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人们认识到化石能源资源还很丰富,除了常规化石能源资源外,还有丰富的非常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污染也是其要消亡的原因,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石能源的利用可以做到对环境无害。煤炭发电排放的污染物可以少于天然气发电排放的污染物,而且燃煤电厂的成本,可以低于核电和新能源发电,所以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可以使我国的能源价格、电力价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竞争力。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欧洲在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至2012年),煤电比重由24.82%上升到26.61%,美国由28.0%上升到39.87%,德国由44.2%上升到46.88%;而燃气发电比重欧洲由23.57%下降到18.63%,英国由44.63%下降到27.69%,德国由13.5%下降到11.46%。说明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受到欧洲的欢迎,煤炭、天然气发展使用量的升降取决于能源价格的变化,以及能源价格和电价承受能力。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低电价,靠燃煤发电的低成本来维持,靠发电企业的高负债来承担。中国如果放弃煤电,发电企业的负债已接近极限,必将使电价急剧上涨。中国过去在研究能源发展战略,能源结构调整时,往往忽视能源价格承受能力问题。在制订能源发展战略时,除必须考虑能保证供应,还有用户能承受得起的价格。要知道,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全国最大负荷的德国,目前已成为欧洲电价最高的国家。

原标题: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力发电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能源结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