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充电设施市场缺什么 最友好的运营模式?

2014-08-21 09:11来源:能源评论作者:廖宇关键词:充电桩电动汽车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虽然世界各国中与中国情况相似的不多,但在有限的借鉴样本里,依然可见端倪。比如德国1998年起开始的电力市场自由化改革,10多年的时间里,德国在配售电侧一共出现了大约900家大小不一的售电公司。

对于一个只有云南省大小,不到1000公里纵深的国家来讲,这么多的售电公司无论如何是略多了一些。由于允许跨区跨国跨行业运营,因此同一个地区的人,比如说北京市的居民,将面临着海南售电公司和珠穆朗玛太阳能发展公司等起码几十种五花八门的各种优惠包。眼花缭乱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设想中的社会多端充分竞争并未实现。电力市场开放后,表面上增加了几百家售电公司,但是如果细细分析这些公司提供的产品和价格,可以说是虽各有千秋但大同小异。市场上虽然出现了更多的选择,但是更多的选择并不代表一定出现更好的选择。如果人们再进一步分析这些售电公司的股权资本就会发现,背后依然与几大能源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真正有颠覆性和创造性的改变依然步履维艰。

经过十年的自由竞争,人们发现,那些一开始活蹦乱跳的小公司和轻资本运营的联合体都默默消失了,反而是资本上有着原来能源大集体影子的那些公司通过灵活运营获得了大幅上升的空间。人们逐渐发现,一方面,无法以更高的道德要求去约束号称要打破垄断的小公司拥有比大企业更善意的商业诉求;另一方面,缺乏足够技术人才和行业背景的售电公司,如果无法在服务层面取得胜利,而把创造力转向价格战和挖陷阱的话,这对行业和消费者的损伤将是巨大的。

另外,自由市场上出现了那么多自由竞争的公司,监管成本和难度必然上升。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都未必是双赢的好事。

最友好运营模式

面对一个已经放开的充电设施市场,理论上最友好的运营模式应该是如何推动的呢?

一是最节约社会总成本的合作,可以在已经管道化运营的国家电网公司和拥有大量线下加油站资源的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平行巨无霸企业中进行。全中国共有约10万个加油站,其中中石化中石油的拥有数量超过50%,而其中非油品业务的销售额已经接近一半,利润额也超过50%,实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加油业务。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传统的加油产业链上,还是新型的需要等待充电的充电站业务,衍生性和增值性业务的开发都是趋势。因此如果能利用中石化中石油已有的诸如超市和餐饮运营经验和场地,适当引入充电设备与配套服务,不仅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投资成本,也有利于满足消费者习惯的平滑过渡。

原标题:充电设施市场缺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