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企业正文

【特写风机制造商】外资风机制造商中国浮沉

2014-08-22 09:06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张程程关键词:风机制造商维斯塔斯歌美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外资企业在中国风电市场上越来越“水土不服”。邹长宁表示,国内大多业主方在与制造商签订合同时除了有既定的质保期外,还要求制造商保障大部件全寿命周期。与外界所理解的“质保期”不同,这样的条款是变相要求制造商承诺整机20年的运行维护,所谓的“质保期”在实际过程中形同虚设。如此行业条款在外资制造商看来显得有些荒唐。由此,维斯塔斯等外资企业一般不会签署这样的合同。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外资企业看到中国风电市场前景巨大,纷纷想进来分一杯羹,但是由于行业规则差异,他们又不得不在某些情况下拒绝与中国业主进行合作。

如今,维斯塔斯与歌美飒等外资企业在国内还有一部分工厂,其报价比国内制造商高5%左右。不过在内资企业一年出几款新机型的情况下,外资企业需要3-5年才能推出一款新机型。因而,这些外资企业每年的订单量已经不多。就在本刊截稿前几天,曾在龙源工作过现担任国电科环副总经理的蔡兆文向《能源》杂志记者透露,歌美飒最近在联系龙源寻求合作,然而龙源考虑到歌美飒风机的性价比仍然比不上国内的风机,所以合作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现在的外资企业主要是把中国作为一个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外销。在特许权招标期间,这些外资企业若要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采购中国本土的零部件,由于外资制造商对零部件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所以也培育了一大批符合国际市场标准而且成本较低的零部件供应商。“因为能购买到价格低廉的零部件,这些外资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便有了一定的优势。”施鹏飞说。

价格过高、灵活性低、国内政策倾斜与行业环境不适应等均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较难生存下去的原因。

不过,在邹长宁看来,外资全部退离的可能性也不大,高端的产品会有高端的用户来选择,如果风场条件特别好,考虑到未来运营维护的性价比,开发商也会采用外资风机。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内资风机在质量、成本控制和创新上的优势要更大一些。“实际上不光是风电,任何制造业外资企业都是比不上中国企业的,一是我们最了解本土市场,二是成本,而成本是最关键的地方。”邹长宁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机制造商查看更多>维斯塔斯查看更多>歌美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