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水电发展需经济环保两手抓

2014-09-04 10:0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水电装机水电核准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水电大国和水电强国,不但水电装机、发电量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水电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然而在快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水电发展的持续性,坚持经济环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解决我国的“心肺之患”和“雾霾顽疾”。

水电发展 成绩斐然

我国水电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我国民间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开创了自建、自管、自用成功范例的石龙坝水电站;到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新安江大型水电站;再到为我国实现“建坝育人”设想,为我国水电建设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的三门峡水电站,我国水电技术逐层飞跃,走向成熟,水电发展也更为审慎、科学。尤其在1961年全国电力工作会议上,电力建设的方针已经由“水主火辅”转变为“水火并举,因地制宜”。到了1973年,该方针进一步转变为“水火并举,在有水力资源的地区多搞水电”。

虽然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水电建设一度停止不前。但自改革开放后,水电建设脚步明显加快。从鲁布革水电站开始,我国水电建设开始制度创新,业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引入水电开发。

随后,一批水电站由此脱颖而出,并称为“新五朵金花”的广蓄、岩滩、漫湾、隔河岩、水口成为改革开放后完全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初期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此后的几十年中,水电建设速度不仅大大加快,而且范围也开始扩大,越来越多的水电企业开始“走出去”,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水电建设的进步。

在我国水工建筑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基础上,水电设备制造也在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完成了跨越。水电领域通过“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实现了向大型水电机电装备制造业的跨越。

明确方向 步伐提速

近年来,来自于国际社会的减排承诺和国内雾霾治理的紧迫要求,我国提出2015年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和15%,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标,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同样,这也为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务院召开的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首次会议,明确了水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大发展项目。2013年我国水电建设投资达1246亿元,新增装机容量2993万千瓦,同比增长57.5%,成为历年来新增装机容量增长最多的一年。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基建新增水电1301万千瓦,随着6月底、7月初溪洛渡、向家坝2座电站相继投产,加之2013年我国水电实现2.8亿千瓦的装机容量,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超过2.9亿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水电装机目标。

原标题:水电发展需经济环保两手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装机查看更多>水电核准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