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地方“大跃进”受阻 煤化工门槛将提高

2014-09-16 09:06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王璐关键词:煤化工电力企业煤制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年时间,煤化工从审批开闸又进入政策收紧状态,力度甚至在不断加大。记者日前获悉,由于我国大部分富煤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近期国家能源局将发布煤化工差别化准入条件,根据地区条件确定不同的水耗、排放等量化指标,作为项目的审批门槛,与以往相比大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对晋陕蒙宁新等煤炭资源大省而言,煤化工是其产业转型和发展重要出路,多个项目被纳入地方规划。更为严格的煤化工准入门槛无疑将给这股跃进热潮戴上实实在在的紧箍咒,部分项目或将搁浅。

自2011年4月《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发布以来,国内煤化工产业的准入和审批门槛大幅提高,项目审批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一切在2013年出现松动,多个煤化工项目相继获得“路条”,相关技术也开始逐渐走向商业化。

煤价的不断下行和天然气荒的愈演愈烈,激发了企业和地方的投资热情。包括山西、内蒙古在内的各煤炭大省纷纷将新型煤化工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投资数万亿元于煤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领域。不少煤炭企业、油气企业甚至电力企业也开始布局,在一些地方,尽管企业还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但项目早已开始建设,这一现象在煤炭富集地尤为突出。

据统计,自2013年开始至今年初,煤化工项目总投资约达5000亿元,共计22个煤化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准许开展前期工作。而各地上报发改委欲获得“路条”的煤化工项目达104个,总投资额估计在2万亿元左右。

“确实出现了过热的局面,煤化工投资、技术密集,要求的条件很多,不是有煤有钱就能做,尽管近些年煤化工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突破,但是关键技术仍有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已有的技术可靠性和示范项目经济性有待验证,而且煤化工产业过快发展,有可能打破局部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和生态平衡。”

根据公开资料,煤化工生产中转化1吨煤用于煤制油或煤制烯烃,需用水约10至15吨。真正上规模的煤化工企业,每小时的用水量约为2000至3000吨。而且,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较大,预计2015年达到4.7亿吨。

原标题:煤化工门槛将提高 地方跃进受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煤制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