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充电设施建设真空谁来填?国企民企两大阵营暗战

2014-09-23 10:08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杨世明关键词:充换电设施充电桩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民营专攻一域

前述提及,此前中国的充换电市场,基本被几大国企瓜分。

前期之所以没有民营资本进入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中,就是因为在该领域国家的相关政策不明确。一位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目前的充电设施运营还没有进入到公共领域的运营,前期的充电桩、充电站都是政府牵头给企事业单位建的,用地方面基本是地方政府划拨,用地成本基本为零。所以前期没有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这些“内部”充电设施也没法开放给普通电动车主。

这次国家《意见》明确了充电设施用地的取得方式以及充电服务费的收取模式,也就给了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以明确的参与方式。市场嗅觉敏锐的相关企业必然嗅到了蕴藏在这些政策中的巨大商机——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7月23日宣布,将战略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领域,初期规划投入6亿元人民币,计划2015年全国范围内投建100,000个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终端。

易事特拟在马鞍山管委会区域内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项目。

远东电缆更名为智慧能源,表示将重点转向充电设施建设……

民企的玩法又是怎样的?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告诉第一电动网记者,充换电设施大面积撒网需要的投入太大,特锐德则是以点带面,针对同一区域内10台以上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群提出解决方案,实现无桩、无电插头,同时给多台电动汽车集中充电,一个个小循环成功盈利之后,再向更大范围复制。

何谓“电动汽车群充电解决方案”?于德翔说,目前包括特斯拉车主在内的多数用户申请安装充电桩为“一桩一接入”的安装方式。但是当用户越来越多,该方式在应对电动汽车群充电时会面临很多运营管理问题,包括电网安全隐患、设备安全隐患、用户安全隐患、充电成本高、电网投资巨大、设别占地增大停车位面积、一桩一接入申请难且管理无序、充电桩运营维护成本高等。

原标题:充电设施建设真空谁填?国企民企两大阵营暗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换电设施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