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充电设施建设真空谁来填?国企民企两大阵营暗战

2014-09-23 10:08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杨世明关键词:充换电设施充电桩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动汽车群充电系统将这些问题集中解决,先在企事业单位或小区停车场建成充电终端,为电动车集中充电。终端可以智能分配充电资源,急于出行的车采用高峰电价充,不着急的车采用低谷电价充,这些功能车主都可以下载相关手机app来控制,还能够通过手机随时了解充电到什么程度。于德祥还透露,特锐德近期就会在青岛范围内投建30套左右的系统,若能够在试点取得良好的用户口碑,特锐德将会加快建设速度。9月11日,特锐德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草签协议,拟与北汽新能源公司在北京、青岛等地强强联合、共同推广电动汽车充电业务。9月16日晚间,特锐德公告称,与安徽芜湖签约,在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终端网络投资建设、充电运营、电动汽车销售、4S电动汽车维修服务、电动汽车租赁等方面展开合作。尽管后两项合作尚未落地,但是安徽、北京也是普天、中石化的必争之地。双方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另一家民营企业——北京中联达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谢子聪则介绍了该公司,的整体化的解决方案,即“1+4”发展方式。1=城市,一方城市政府是给项目的市场和孵化器;4个联盟就是整车、电池、能供、资本这几个共同体,政府引导制定市场化的参与机制,车企、电池企业、能源供应和融资途径都要合力推进,建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以这种模式统一好一个机制,将来做商业模式和整个运营就有路径可循。”此外,谢子聪还认为,要首先通过建设覆盖城市全城范围的加电站骨干网,采取动力电池2-3分钟快换的方式来打消用户对于续航、网点的顾虑,是成功的关键。中联达目前正在积极和地方政府洽谈,希望由政府牵头在试点城市建立一个完整覆盖的充电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了再向其他城市复制。如此,大国企和民营企业各有各的玩法。在民营企业有地方资源优势的地方,大型国企的扩张或遭遇这些民企的竞争,这一切还尚未浮出水面。当国企的充换电网络进一步扩张,更多民营企业耕耘地方市场时,双方必将短兵相接。

原标题:充电设施建设真空谁填?国企民企两大阵营暗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换电设施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