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国家能源安全告急 煤化工“剑在弦上不得不发”

2014-10-08 09:51来源:金银岛关键词:煤化工煤制油国家能源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遏制煤化工过热发展和用水过量,并将西部煤化工项目全部踢出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这一消息的发布,似乎给刚刚出现政策松动的煤化工产业带来不小的打击。

虽然我国煤化工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种种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应是当务之急。要解决问题,应让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仍然需要把煤化工作为替代石油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已经达到60%,随着国内大型油田如大庆产油率的下降(目前大庆每采油一百吨,将有90%为水),而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却比较贫乏,这种进口依赖度增涨趋势仍将漫延下去,国家能源安全严重告急。但相反的,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炭生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3万亿吨,因此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传统煤化工产业,如煤制焦炭、煤制电石、煤制甲醇等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但新型煤化工产业仍有发展前景,有的甚至还在示范阶段,并未产业化。因此国家对煤化工产业的政策和项目的审批可谓时紧时松,并未一刀切。

其次,解决煤化工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做的是相关企业向下游深加工找出路,多考虑未来市场潜力,开发精细化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

再次,从以成功投产的煤化工装置并顺畅进入商业化运营的神华煤制烯烃装置来看一下这个行业目前的盈利状况。

神华煤制烯烃项目意义:采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DMTO工艺技术,实现将甲醇转化为乙烯、丙烯等重要的石油化工基本原料的产业化示范,开辟一条以煤为原料生产聚烯烃的新型煤化工技术路线、间接实现石油替代的能源安全战略的新途径。

试车情况:2010年8月8日,以甲醇制烯烃装置投甲醇为标志,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全面投产,8月19日,即实现首批聚烯烃产品装车出厂。 截至2010年年底,试车当年实现生产合格聚烯烃产品8.2万吨,销售额大于试车费用。

商业化运行总体情况: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自2011年1月1日进入商业化运行,全年稳定运行7630小时,平均生产负荷85%左右,2011年生产聚烯烃产品50.0万吨,其中聚乙烯25.1万吨、聚丙烯24.9万吨;副产碳四8.4万吨、碳五3.3万吨、硫磺1.1万吨。单位聚烯烃产品消耗新鲜水约33吨、耗电(含自发电)1800千瓦时左右。

2011年全年销售聚烯烃产品49.6万吨,其中聚乙烯24.9万吨、聚丙烯24.7万吨;混合碳四8.3万吨、混合碳五3.4万吨、硫磺1.1万吨。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利润情况较好。2012年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左右。

原标题:国家能源安全告急 煤化工“剑在弦上不得不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油查看更多>国家能源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