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评论正文

【详解】未来十年锂电池应用领域及全产业链技术瓶颈

2014-10-10 11:11来源:中国电池网关键词: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氟磷酸锂实现国产化,价格趋稳。电解质与隔膜类似,是电池低成本和自产自足的关键,六氟磷酸锂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目前最广泛的电解质。着眼全球,2011年日本瑞星化工、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是六氟磷酸锂的主要生产商,占全球产能的55%左右,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突破同时快速扩张产能快速扩张,预计到2015年六氟磷酸锂产能将占全球40%。六氟磷酸锂产能的快速释放将加剧行业竞争,直接导致产品价格降低,但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爆发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稳定增长,六氟磷酸锂未来的需求将大幅提升,价格有望稳定在10万元/吨。

全球锂电池电解液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韩。电解液的格局与锂电池的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锂电池的市场发展直接带动了电解液材料产业的大发展,2012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比重突破50%,相反,日本企业电解液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12年的日本电解液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为22.9%,较2011年的33.4%下滑了10%以上。

电解液处于向中国产能转移的过程中。过去锂电池电解液一直都是日韩厂商的天下,随着中国技术的提高以及国内需求的日益增速,尤其是六氟磷酸锂国产化后,电解液产能不断向中国转移。

电解液的扩产速度与需求增速基本匹配,电解液价格稳定。尽管电解液也存在扩产,但电解液扩产比较理性,随着六氟磷酸锂近年来的快速扩产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国内市场的提升,一线厂商的电解液毛利率有望稳定在25%,电解液的价格在3.5万元/吨左右。

聚合物锂电池将成为未来锂电池的主流产品。根据锂电池形状和外包装材料可以将锂电池分为方形锂电池、圆柱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由于与液态锂电池相比,聚合物锂电池具有可薄形化(最薄0.8毫米)、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等优点,从而提高电池设计的灵活性。受益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快速增长,聚合物锂电池企业正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隔膜技术实现突破,进口替代日趋明显

锂电池隔膜生产技术壁垒最高,高端产品需依赖进口。隔膜在成本构成上仅次于正极材料,占20-30%,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隔膜主要作用是将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目前,市场化的隔膜材料主要是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主的聚烯烃类隔膜。

隔膜的生产工艺包括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同时干法工艺又可细分为单向拉伸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

干法工艺:将聚烯烃树脂熔融、挤压、吹膜制成结晶性聚合物薄膜,经过结晶化处理、退火,得到高度取向的多层结构,在高温下进一步拉伸,将结晶界面进行剥离,形成多孔结构。聚丙烯(PP)产品主要由干法工艺制得。

原标题:【全面分析】未来十年锂电池应用领域及全产业链技术瓶颈全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