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千亿风电运维市场 “红海”还是“蓝海”?

2014-10-21 10:40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张振兴关键词:风电运维风电行业风机质保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开发商自己成立的运维公司运维成本、管理成本都居高不下。另外,在配件采购成本也是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这些公司不得不自我拓宽市场渠道,这在另一个层面上增加了运维成本。运维公司面临的另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大部件的储存问题,由于大部件存储条件较高,并且需要一定的维护成本,这给运维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库存压力。

对此,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总经理成祥和提出了“备件银行”的概念,备件银行,即运维公司与多个厂家合作,分散储存备件,方便节约资金,与系统内比如大唐、华润等风力发电企业沟通,同时也把合作范围扩展到上产厂家,供货商等等,并建立大数据信息系统,统一拨发管理,整体降低备件成本。

尽管如此,开发商的运维公司劣势依然十分明显。整机制造商毕竟还掌握着机组设计的数据,整机制造商有规模、技术优势,备件方面的优势,另外只有整机制造商有能力优化提升整个机组的性能。

开发商与整机制造商需要无缝对接,这需要整机制造商与开发商,乃至运维公司之间数据共享,但是目前为止还有一定的障碍。要好运维工作,这一点似乎又是迈不过去的门槛,金风科技工程师宁巧珍说。

谁的“蓝海”?

在开发商与整机制造商焦灼的同时,第三方运维公司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冲到了市场的前沿。

风电开发商和风机整机厂商在运维方面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风电业主关注风场整个生命周期运维,但对风机的特性不是特别专业和熟悉,很多问题无法自己解决。整机厂商的优势在于它的整机技术及集成优势,但风电运维不是他们关注的主要目标。如果风电场业主继续选择风机厂家续签维护合同,运维过程会存在既当裁判又做运动员的利益冲突,而风电场业主自己承担运维业务又会面临技术障碍及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所以独立的第三方公司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专业的技术承揽运维业务优势走到了市场中间。

目前,整机制造商的运维服务往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服务的质量与灵活性也比较差,而第三方的运维公司往往弥补了以上的缺点,另外相比开发商自己的运维公司,第三方运维公司运维机型多、运维经验丰富,且运维成本比较合理,上海探能公司副总经理徐向军告诉记者。

但是第三方运维公司往往欠缺风电机组的核心技术能力,无法完全实现机组技术及部件的持续优化或技改。这也似乎和开发商的运维公司一样是它先天的宿命。

远景能源总监李恒提出风电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的概念,把运维概念拓展到前期风场的规划、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到最后资产退出。目前,部分风场缺乏微观规划的理念,导致风场总有几台风机运行效率极低,被其他风机“养着”。另外,我国风场在运营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信息化,开放式的管理方式,需要逐步建立行业服务评判标准。

从这个角度上看,整机制造商似乎又加分了!

当机组经历几年运行之后,不管是开发商自己的运维公司,还是第三方运维公司都无法长期保持良好、健康的运行状态,最终开发商是否又重新选择跟整机厂合作运维,以实现风电场全寿命周期内的机组持续、健康运行呢?

如果真的是那样,似乎也并不意外,毕竟这也是西方风电运维市场曾经走过的老路。

原标题:千亿风电运维市场 “红海”还是“蓝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运维查看更多>风电行业查看更多>风机质保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