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群雄齐聚 风电大佬坐论市场刀光剑影

2014-11-05 09:21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作者:李瞧关键词:金风科技风电行业风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褚景春:

系统内外并举

自2007年成立到现在,联合动力走过了7年历程。一直到2011年,我们的风电机组都主要是供给国电集团。此后,随着产能的扩大,今年我们系统内的风机供给占六成,系统外占四成。行业内的同行可能一直都认为联合动力的风机都给自己家用了,实际上的数据不是这样的。联合动力这几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作为一个市场化企业,面向海内外是联合动力的必然选择。发展初期,我们有国电集团的支持,再加上产能有限等因素,供给集团是一个必然。随着企业的发展,今年联合动力在去年基础上可能要增加一倍的出货量;市场的需求提高了,这不仅是国电自身的需要,也有系统外诸多风电投资商的需求。

未来,联合动力将是系统内外并举,这就是一个市场化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没有别的选择。系统内的业主和系统外的业主一样,对于我们都是独立法人的经营单位,我们都一样要提供性能优越、质量可靠、服务周到还要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雷:

我们希望能有所颠覆

让我们来看看太阳能行业。一瓦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1970年是100美元,2008年是6美元,2013年则是0.6美元。如果再过5年,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再降90%,能源格局会怎么样?这就是典型的摩尔定律。到了2020年,太阳能成本非常有可能远远低于风电、煤炭的成本。与此同时,大家也不要忘记,储能电池也正在发展。再过5年、10年会怎么样?到时候,用很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板,配上很低成本的储能电池,每一个工商业企业将会自给自足,这个时候国家会怎么想?是不是还有必要让你们搞风电?还有没有必要在海上这么搞?这是远景的忧虑。

我们一直在琢磨,在风能行业是不是也可以走出一条摩尔曲线。所以,这方面我们做得很另类,我们希望能够有所颠覆。就像2009年,我们第一个想能否把1.5兆瓦风机的叶片做到87米长。我们为什么要做智能风机?为什么要做海上的局部变桨,把叶片做得像飞机叶片一样?我们如何能够为这个行业提供免费的软件平台,让从风电运营商、投资商到资产管理者,再到配套企业,都能利用这个平台不断降低成本——这是我们在思考的,用互联网精神来革新风电成本。

我对风电还是充满信心的,而且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理性。不管化石能源时代是否会结束,它结束的前提肯定不是化石能源用完了,就像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石头用完了,而是出现了一样更令人震惊的技术,那就是青铜器。我们关注风电技术时,首先要看到是不是有新技术在颠覆这个行业,同时如果从业者不敢突破常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技术创新,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启应:

坚持下去 必将成功

现在的环境是这样的:首先资源越来越稀缺;其次,国家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海上风电的电价之前说0.85元,后来是0.75元;此外,我们和开发商为质保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没有达成一致,在体制和质量上没有形成共识。

这些给我们的融资方、银行也带来了不确定性——他们的信心是否依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低电价时代保持风能的可持续发展。这首先需要明确可再生能源、风能在未来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另外,毕竟风能比常规能源贵,可以支持一段时间,但是不能一直养活下去,所以必须要走向低成本,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在于创新。

过去7年,中国风能走过了欧洲风能30年的历程,做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弯道超车。今天,我们已站在世界前列,怎么让风机持续发展下去?这需要抓住行业特点进行深入、全方位的创新。我们毕竟不是IT行业,而是批量制造的整机制造业,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要让风机更轻,成本更低。我们从2008年开始了SCD项目,经过6年开发,投入非常大,时间也比较长,但非常欣慰的是,目前不管是在海上还是在陆上都很好。接下来我们会在海上、在台风区推两叶片的机型,同时,也推出低风速和超低风速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最主要的精神是坚持,坚韧。我欣赏一句话,坚持下去,你必将成功。

原标题:群雄齐聚 风电大佬坐论市场刀光剑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金风科技查看更多>风电行业查看更多>风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