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剖析】智能电网、交直流特高压与能源互联网三者关系

2014-11-17 14:15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关键词:智能电网特高压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在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有一种被称作“泛能网”的工程技术。一座城市里总有多种形式的能源并存,“泛能网”技术对各类能源的生产、储运、应用、再生等环节进行整合,根据客户对电、气、冷、热不同品质的能量在不同时段的需求,统一进行优化调度,实现不同品种能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提高各种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这样的“泛能网”倒似乎有点像“能源互联网”。在配网智能用电的建设中,供电企业应当积极研究与这种“泛能网”密切配合的问题。

关于智能电网规划的编制

今天我国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是在下述两个背景下进行的:一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兴起开启了建设智能电网(即现代电网)的新时代;二是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发展战略。由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因此这两个背景是叠加在一起的,具有最强烈的提示效应。建设智能电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网的绿色化,它与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智能电网建设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需要,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能电网的建设。因此,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敢于突破传统电网规划的思路和模式。现在是明确提出以“绿色、高效”为主题和目标来研究和编制电网发展规划的时候了。这样编制的电网规划实际上就是智能电网规划,亦可称做现代电网规划。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要经过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到初步低碳化、基本低碳化、再到绿色化的过程。由于我国目前的电力以煤电为主,因此低碳化、绿色化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煤电在电网中的占比。这个过程可设想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用12年左右的时间,到2025年将电网的煤电占比(指发电量占比,下同)由2013年的75%左右降至60%以下。第二阶段到2035年,再将煤电占比降至45%以下,实现电网的初步低碳化。第三阶段用大约15年的时间,即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实现电网的基本低碳化,届时煤电的占比控制在25%以下。第四阶段即2050年后,根据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情况,继续推进电网绿色化建设。

低碳化、绿色化的阶段目标如何确定,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这里提出的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设想。毫无疑问,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国电网最近几年煤电装机速度已明显放缓,其容量占比逐年下降。但就其发电量而言,占比却一直还很高,下降速度也低于容量占比。全国煤电装机2010年为68101万千瓦,占比70.5%;2012为75811万千瓦,占比降为66.2%;2013年煤电装机容量大约接近8亿千瓦,占比约为64%;3年内平均每年约下降2个百分点。而煤电发电量的占比2010年为77.8%,高于容量占比7.3个百分点;2012年由于雨量较充沛,水电发电量增加,煤电占比降至73.9%;2013年水电平均利用小时较2012年下降了273小时,估计煤电占比反而高于2012年(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

原标题: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顶层设计探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