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兼并重塑格局

2014-11-24 10:53来源:中国电子报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池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价格来看,国内动力锂电池的价格基本由2012年的3.5元/Wh左右降低到目前的2.5元/Wh左右,电芯的价格基本维持在2元左右,更有企业能将其电池包的价格保持在2元以下,在全寿命周期内可以完全与铅酸电池在成本上抗衡。

动力锂电池的成本下降主要来自其关键原材料价格的降低。以隔膜和电解质为例,隔膜基本由之前的10元/平方米降低到目前的4~5元/平方米左右,电解质的价格也由之前的30万元/吨大幅降低到目前的10万元/吨以下。

材料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是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主要原因,随着材料的大量国产化和成本的降低,动力电池包的成本有望在2015年降低到2元以下,基本能够达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水平。

新技术体系成研发热点

追求低成本高能量密度

虽然磷酸铁锂在安全性方面有保障,但是其能量密度低导致汽车续航里程短。

从技术发展来看,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基本以三元、锰酸锂或者其混合材料作为动力电池首选正极材料,而中国企业大规模地采用磷酸铁锂。虽然磷酸铁锂在安全性方面有保障,但是其能量密度低导致汽车续航里程短。

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也纷纷开始研发三元材料体系的动力电池。比亚迪研发磷酸铁锰锂,ATL为宝马开发三元的动力电池,力神、中航锂电、万向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也逐步开始研发三元动力电池,北汽的E150二代也开始转配SK生产的三元动力电池。另外,不少企业也在开发高电压的镍锰酸锂二元材料,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负极材料领域,主打快充快放、长循环寿命的钛酸锂材料也在城市客车上得到大规模的运用,龙头企业深圳贝特瑞也在积极研发和生产硅碳负极。

在电解液领域,高电压电解液成为研发重点,金牛、杉杉、天赐、新宙邦均在积极开发4.7V甚至5V的电解液体系,电解液添加剂成为行业投资热点。

原标题: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兼并重塑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电池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