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百家新能源企业成为格林威治云平台的首批使用者

2014-12-04 17:09来源:远景能源关键词:远景能源格林威治智慧型风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签约仪式前,新能源开发商、设计院和运维服务商参加了远景组织的“格林威治”(Greenwich™)云平台和风电资产管理操作系统Wind OS™平台的交流会。

“谢谢格林威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新、精的工作平台,高是高技术,新是新思想,精是产品做得精益求精。希望借助格林威治,把风场变成智慧型风场,从平台汲取营养,为平台做出贡献。”一位联盟成员说。“在格林威治平台,感受到了风电领域的最高的技术、最好的思想。”一位格林威治联盟的开发商负责人在签约时发出感叹。

解决行业困境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仍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以风电为例,目前国内风电项目开发阶段存在着明显的评估误差。格林威治联盟的一位开发商负责人介绍,其位于山西风电项目的可研报告中年利用小时数为2300小时,而实际年利用小时数可达到2500小时。这种风电项目开发阶段的评估误差带来了投资回报的高度不确定性。“格林威治”云平台可以实现更精确地风资源评估和资产长期回报的评估,平台强大的风险管理流程,可以使得开发商对接低成本的资金。

由于计算资源不足,以往行业常用的商业流体模型仿真工具精度不够,其地图格点仅能达到25米,而“格林威治”的流体模型仿真工具的格点精确到了7米,这样就能把地形的复杂程度刻画出来,这大大降低了项目的风险。

国内风电项目运维也属于粗放模式,风电场的实际发电量仅为理论发电量的65—70%,体现这一数值的指标就是EBA能量可利用率指标。(EBA=实际发电量/理论发电量)。能量可利用率早已被欧美风电开发商作为评估和管理风电场的重要指标,目前欧美风电场的能量可利用率为85—90%。而国内风电开发商却缺乏对风电场能量可利用率的关注,同样的风资源和风电设备,国内风电场的发电量会比欧美风电场低20%。Wind OS可以实现用能量可利用率来衡量风场绩效,基于Wind OSTM平台的高级应用还可以有效帮助业主提升能量可利用率,增加风场的发电量。

可以说,“格林威治”(Greenwich™)云平台和Wind OS™平台是为解决新能源行业困境而生,为管理新能源投资风险而生,为新能源资产优化而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远景能源查看更多>格林威治查看更多>智慧型风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