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访谈正文

能源历史:贡献到三峡的钱去哪儿了?

2014-12-09 12:00来源:能源历史关键词:三峡集团水电站水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外大家关心,三峡是不是会触发地震,这也是议论热点,我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三峡蓄水初期,触发地震会相对增加,但是随着水库蓄水时间长了以后,他会逐渐的衰减,现在就是这个规律。三级以上的地震很少了。你要说能保证100年以后不会有吗?我只能说,从理论上衰减了,但地震这东西,谁都摸不透。

另外泥沙的问题。河水变清了到底好不好?泥沙淤在水库里,发电放出来都是清水了,到底好不好?我跟一些人观点不太一样,我说清水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泥沙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载体,河水通过泥沙把营养、能量传递下来,水里带着沙子,稳稳地往下流,清水就可能会对河岸有比较大的冲击,现在网上也登了很多,湖北、安徽部分河岸有坍塌的。另外清水可能把河道冲深,可能会改变原来的航道路线。长江下游河床再造过程很长,应该持续地观测研究。

我跟他们说,三峡开始设计上就有一条规定,叫蓄清排浑,清水蓄在水库里,浑水排下去,这条原则一定要坚守。有时候为了多发点电,不愿意往下排沙,因为排沙不能发电,对设备也有磨损。

能见派:不管怎么说,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还是有矛盾的?

袁国林:有矛盾,所以对水电我有时候比较理性,在水电界我算个老人,但是不红,也不是很有名,我可能是个非主流派。前几年西电东送,西南大开发,我有个人的看法,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在《中国环境报》,文章标题叫《善待江河》,我提出几个观点,一个是“不要叫河流变湖泊”,水电站梯级开发,但不要那么密集,水还是要流动,你变成湖不就不流动了嘛,不流动带来的生态问题,可能多少年以后就很厉害了。

第二个观点是,“不要叫河湾变河滩”,在一些中小河流,由于坡陡流急,形态弯弯曲曲,裁弯取直,可以获得高水头大能量,成为水电站首选。但是这个湾怎么办?这个湾以后没有水了,变成河滩了,原生态就消失了。

还有一点是,“不要强求河水变清”,黄河浑的就是浑的,浑的不一定脏,清的不一定不污染。我发表了一版的文章,有的人知道我写的,给我打电话,担心影响水电的发展,但我的观点是水电应该可持续发展,并且中国应该保留几条自然流态的河流和河段。

因为一条河也许只能开发几十万、几百万水电站,但是让中国的后代人能看到几个天然河流,比如赤水河,别动!比如怒江,慎动。怒江是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建几个水电站,把少数民族文化淹没了,不值得。

原标题:能源历史:话三峡谈中国水电行业(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集团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