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访谈正文

能源历史:贡献到三峡的钱去哪儿了?

2014-12-09 12:00来源:能源历史关键词:三峡集团水电站水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见派:相对来说您是比较温和的主张。

袁国林:我这个不算温和,应该说是理智吧。我们要理智的对待这个问题,水电是清洁能源,应积极开发,但水电终究不会成为中国的电力主体,因为它是季节性的。现在我们在全世界水电装机最多,有2.8亿千瓦,到2020年规划是3.5亿,预计2030年把经济可开发量全部完成,也不过四亿多装机,水电还是个小头。发电量来讲,他更小。装机现在超过30%了,但是他的发电量定格在20%以下。水电的好处是清洁能源,而且可以担当调峰调频的任务,所以水电跟核电是最好的配合。

能见派:那么15年后水电行业怎么发展?

袁国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现在的水电工作者要冷静思考。现在就思考,十几年后水电面临转型问题,比如老水电的升级改造、抽水蓄能电站等。水电要走出国门,非洲、拉美、东南亚水电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现在起我们要做好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这里指的是水电。水利建设将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能见派:但是好多企业就觉得看到那么多的资源,觉得不用特别可惜?

袁国林:我们学水电的人,不要单纯的从水电的兴趣去看问题,而是从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能见派:现在中国的水电站存在不存在过度密集的问题?

袁国林:好像有点问题出在规划上,我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过,现在水利部门话语权削弱了,一条河流的规划,首先应该水利部门去规划,应该从水系、防洪、环保、灌溉、供水、能源等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规划河流,在这个基础上再做能源专业规划。现在倒过来了,水电建设走得快,综合规划走得慢,而且很软,所以最后出现问题是必然的。

我一直认为,水利、水电两个部委几次分合是绝对错了,不利于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三峡工程跳出了门户之见,融合了水利水电的所有功能,为所有水电站的综合开发树立了典范,为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千秋”,一点也不为过。

(口述: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原副总经理袁国林;整理:席淑静)

(本文作者介绍:《能见派》(微信公号nengjianpai)——新浪财经能源频道“能见派”)

原标题:能源历史:话三峡谈中国水电行业(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集团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