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张卫东:分布式能源发展亟待突围 能源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2014-12-24 09:45来源:电气中国作者:曹昱媛关键词:输配电可再生能源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仅50万千瓦,为去年同期容量的不足50%,国家能源指定的18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进展也十分缓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屋顶资源有限。分布式光伏项目普遍要求屋顶面积大,结构好,承重强,用户用电电价高,用电量大,运营稳定,资信好,这样的屋顶大多都在“金太阳”工程中被利用,因此现有存量较少;二是项目融资难。目前分布式光伏主要采用“优先自用,余电上网,全电量补贴”的方式,由于居民电价较低,发展居民分布式光伏不具备经济性,造成融资困难;三是外部配套难。一方面地方政府政策实施细则难以确定,如补贴金额一项,各地最终执行效果有很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并网和协调各方责任关系等方面也有一定难度,有待经验探索和工作改进。

今年8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在嘉兴召开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交流会,根据产业发展进行政策微调,推动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提出,各方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取得更大发展,确保全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300万千瓦以上,同时还表示政府后续还将强化政策支持。

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十二五”初期启动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但实际工作中进展缓慢。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建设成本问题。目前我国已与国外先进的燃气轮机供应商开展了合作,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项目投资难以下降,运营和维护成本很高;二是燃料成本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上调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发电经济性进一步下降;三是并网问题。受价格、管理和安全等多种因素影响,天然气发电并网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四是政策机制问题。主要是电价机制和成本分摊机制仍不明确。

此外,与德国、丹麦等国家想比,我国分布式风电发展非常滞后。主要原因一是项目临近人口密集地区,选址征地较为困难;二是容易产生噪声、光影、景观等环境影响,环评通过较困难;三是风资源相对较差,影响项目经济性。

总之,与大型集中式电站相比,分布式发电接入后将改变配电网原先单一、辐射状的网络接线形势,使配电网形成了多电源供电网络,对整个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分布式电源投资主体相对分散,统筹管理难度大,建设周期短,加大了电源电网协调匹配发展的难度,也增加了规划不确定性。

二是分布式电源并网使传统配电网成为有源网络,潮流由单向变成双向流动,增加了配电网网架构建的复杂性。

原标题: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促电力工业科学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配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