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困境中寻出路:煤化工或迎来2.0时代

2015-01-06 09:36来源:中国化工报关键词:煤化工大唐神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困境中创新寻出路

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企业又该如何度过当前的难关呢?

胡迁林认为,开好示范项目是当务之急。“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煤化工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升级转型、规模化发展的初期,许多技术属于世界首创,正在示范装置的验证阶段,把示范项目开好是当务之急。企业一方面应该在打通技术路线、收集数据、完善工艺等方面练好内功,积累经验,突破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要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在示范项目运行中找到提高产品经济性和节能节水等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探索出一条清洁、环保、高效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路径。” 胡迁林表示。

孙启文也认为开好示范装置十分必要。煤制油工艺过程复杂、工艺路线长,要经过较长的示范装置验证,才能大规模扩产,还要在大型装备匹配性应用及过程优化集成方面进行进一步验证和技术攻关,才能保装置的稳定可靠长周期运行。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助理、能源化工处处长李志坚也曾表示,目前阶段国家对新型煤化工发展的态度是支持鼓励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升级示范,而并非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保障示范装置的安稳长满运行,不断完善工艺路线,取得关键性数据是当前主要的任务。

显然,在示范工程的运行当中,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煤化工得以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在一批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比如大型先进煤气化、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和间接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万吨级煤制芳烃、低阶煤分质利用等技术。正是这些我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使得我国煤化工产业得以在短期内脱颖而出。

无论是要摆脱当前困境还是着眼长远发展,胡迁林认为技术创新始终是产业得以前行的内在驱动力。目前技术创新应着眼于3方面:一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转化率、降低能耗,提高示范装置的经济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拓宽煤化工产品的市场;三是要在提高装置的国产化率上下功夫。

多途径降本增效

事实上,即使在低油价时代煤化工也并非无路可走、无利可图。多位专家就认为,煤化工产品在与石油化工产品的竞技中,关键是要出奇制胜,准确把握市场走势,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差异化的产品,避免与石油化工产品的正面冲突。

世界上第一个煤制油企业南非沙索公司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的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沙索公司目前的主要利润出自于化工产品而非油品。数据显示,2013年沙索公司200多亿元的利润中,30%的利润来自于油品,70%的利润由化工产品贡献。而在其产品构成中,油品产量占到60%,化工品产量只有40%,但品种却多达130多种。由此可见,煤制油企业想要赚钱,还是要在下游产品开发上多下功夫。

原标题:煤化工或迎来2.0时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