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妻子也才知道原来“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科学家发言。
钱三强评价他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亦称赞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2015年1月9日,当他出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领奖台时,全场掌声雷动。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于敏。
“国产土专家一号”
谈到一生有什么遗憾,于敏说,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很大的遗憾。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其实,他的一生中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最终都被放弃了。
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站上世界科技高峰。
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不过他喜欢的却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因此,1946年,他选择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研究生毕业不久,他便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解放之初,我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部署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而且,所里还没有一台加速器,探测元件和仪器设备也刚开始研制。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环境中,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
在较短时间内,于敏作出很多创新成果,并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工作迅速地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赏。彭桓武曾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
对方对于敏的才华印象深刻。代表团回国后,曾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对此,于敏有着更深远的看法。他说:“‘土专家’不足效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
直到现在,于敏还在感慨,如果年轻时能够出国进修或留学,对国家对科学的贡献或许会更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28名国家荣誉称号
1月16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网”ID:NuclearNet作者:Viador)至此,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有3位健在,他们是97岁的王希季、89岁的孙家栋和89岁的周光召。
0引言我国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源头之一,多数燃煤电厂配置了脱硫和除尘设备,力争实现超低排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目前,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有低低温路线(电除尘前增设低温省煤器)和湿电路线(脱硫后增设湿式电除尘器)[1-2]。然而,两种路线都不可避免电除尘在0.1~1.0mu;m的穿
近日,湖南长沙岳麓区环境监测站挂牌湖南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三级站)达标单位。去年12月该环境监测站成功通过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三级站)达标验收。岳麓区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1年,原为西区环境监测站,隶属西区环境保护办公室领导。1990年9月,通过国家四级标准环境监测站考核验收。1996年6月,因区
引言:近期,100兆电子伏质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被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使基础核物理研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基础核物理研究,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由理论核物理和实验核物理两部分组成。作为基础学科研究的一大支柱,基础核物理研究通过建立、发展核理论,制造、升级核试验装置,为许多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更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利用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国基础核物理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迄今为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众多基础研究论文、核结构相关领域热点研究、回旋加速器、重离子加速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科技工作者们数十年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引发了公众对核电的“恐慌”,外界开始质疑核电的安全性。然而据世界核能协会统计,迄今为止,分布在32个国家和地区的核电机组已经运行了1.45万堆年,期间发生事故的次数屈指可数。美国三里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其中最为严重的案例。有没有办法既能消除公众的担心,又能保证核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呢?俄罗斯重塑全球核能信心的经验也许值得后福岛时代的其他核电国家和地区借鉴。核能利用总伴随着外界对核能的一种“莫名”恐惧,在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受核辐射污染而变得寸草不生的大片荒地和能够腐蚀一切生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11月18日至19日期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会晤,并最终发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宣言提到,支持到2030年,通过现有目标和政策并基于国情,努力争取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全球年平均能效提升速率增至两倍,并相应支持到2030年在其他零排放和低排放技术的落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8日至19日期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会晤,并最终发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宣言提到,支持到2030年,通过现有目标和政策并基于国情,努力争取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全球年平均能效提升速率增至两倍,并相应支持到2030年在其他零排放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东风起舞,壮志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1964年10月16日15时,新疆罗布泊戈壁滩上空,伴随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和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首次核
石油石化行业是重要的能源生产者,但是其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以及储运等环节均需要大量能源消耗,导致企业本身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以中国石化为例,2021年其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工业生产消费电量超过90亿千瓦时,其中原油举升、驱油注入和天然气生产三个环节的耗电量占勘探开发业务耗电总量的86
星辰陨落精神永存——沉痛悼念周光召先生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光召先生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光召先生提出了相对论性螺旋散射振幅概念,奠定了赝矢量流部分
当地时间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峰会由比利时首相和国际原子能总干事共同发起,来自3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代表签署了《核能宣言》,共同承诺充分发挥核能发展潜力,全球核能迎来“新纪元”。会上,各方分别阐释了各自核能发展政策,对全球核能未来发展提出了乐观的
2023年以来,我国核电行业成绩斐然,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等获国家核准,安全运行纪录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当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新质生产力在核电领域如何落地?全国两会期间,中能传媒记者专访
美国佐治亚州的沃格特勒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这是美国30多年来新建的第一座核电机组、也是7年来首个并网发电的核电机组,它很可能是美核能工业最后的辉煌。近日,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沃格特勒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然而,外媒却纷纷指出,这是美国30多年来新建的第一座核电机组、也是7年来
2018年5月27日,SNEC第十二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在上海拉开大幕,遥想当时,光伏行业的弄潮儿摩拳擦掌,指点江山:一边是纳斯达克上市群雄,顶着欧美双反在全球市场浴血拼杀,另一边是国内开始崭露头角的技术大咖们,为即将到来的单晶时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展会宾客觥筹交错间,烈火烹油,
为实现能源体系低碳转型的共同愿望,中法两国在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框架下,开展民用核能务实合作。两国致力于在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协议等基础上,继续推进在核能研发领域前沿课题上的合作。两国支持双方企业研究在核废料后处理等问题上加强工业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刚刚,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发布2025年院士增选指南。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指南,增选的领域学科方向提到: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组2-3名、核科学技术与工程组2-3名。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增选领域学科方向提到:工程Ⅰ(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科学
11月22日下午,山东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战略咨询会议在中心校区举行。来自中国核学会、中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深圳大
2024年9月10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核设施辐射安全与材料基因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我校代理副校长、讲席教授韩晓东,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中广核研究院总经理部领导班子出席活动。仪式由创新创业学院研究副教授陈柔羲主持。在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10日,中国核学会披露了《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核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的通知》。中国核学会于1980年正式成立,同年加入中国科协。中国核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钱三强、王淦昌、朱光亚等老一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倡议发起,核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登记,具
今年稍早些时候,中法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其中提到“两国支持双方企业研究在核废料后处理等问题上加强工业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此后,乏燃料后处理问题又一次引起行业热议。乏燃料是在核反应堆中经受过辐射照射、达到预期燃耗的核燃料,通常由核电厂或研究型核反应堆
1公斤铀235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1700吨原油。一座百万千瓦的核电厂每年需要补充核燃料仅30吨,而同样容量规模的燃煤机组年耗煤量约300万吨。“双碳”目标下,作为安全、高效、稳定、可大规模应用的清洁能源,核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核能将扮演怎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步入新时代,核科技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大、任务更重,但前景也更加广阔,当前我们应该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
我们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患白血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江泽民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据生态环境部官网消息,10月13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精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列席会议。消息提到,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赵英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董保同出
7月8日下午,中国核学会核电运行及应用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举行,标志着核电运行及应用技术分会正式成立,秦山核电为分会挂靠单位。大会选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为分会名誉理事长,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为分会理事长,分会筹备组负责人雷鸣泽为分会秘书长。中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核电产业成绩斐然,“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并网、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项目落地浙江海盐、“玲龙一号”在海南昌江核电基地正式开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双碳”目标下,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华龙一号”在“十四五”时期将发挥怎样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