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黑龙江省2014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电力项目、特高压、电力装备等(全文)

2015-02-03 08:31来源:黑龙江省政府网站关键词:电力项目特高压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业突出夏季生态化、冬季冰雪等独特优势,加强与全国百强旅行社合作。139个在建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28.1亿元,增长14.5%。改革亚布力景区管理体制,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滑雪场三山连通问题,新建10条雪道和2条缆车索道,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发展。借助哈尔滨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8.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开工建设190万平方米,哈尔滨华南城一期50万平方米建成开业,5个市地万达商业综合体项目完成投资42.3亿元,新建及改造28个大型批发市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5%,全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新增2000亿元,增长17.1%。民生银行和渣打银行在哈尔滨设立分行,哈尔滨银行等3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1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组建哈银金融租赁公司,3家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中航安盟和中银财险2家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深入实施“宽带龙江”战略,新增4G基站2万座。

——新型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了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大幅放宽农民进城落户和户口迁移政策,实施城市居住证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率提高0.63个百分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供三治”项目开复工354个,完成投资156亿元,投资14亿元用于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全线开工、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铁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56亿元,哈佳快速、哈牡客专、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哈齐客专全线贯通。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30亿元,建成二级以上公路956公里。建三江至黑瞎子岛高速、密山至兴凯湖高速、木兰松花江公路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89公里。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启动。争取中央预算内水利专项投资240亿元,建设三江干流堤防应急度汛工程375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007处。鸡西、七台河城市供水水源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完成火电项目投资55.7亿元、电网项目投资32.7亿元,牡丹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以对俄交流合作为重点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远东开发战略对接,推动对俄交流合作向全方位转变,带动经贸合作提高层级。实现对俄进出口总额232.8亿美元,增长4.1%,占全国的24.4%;对俄投资总额10亿美元,增长20%,占全国30%以上;有10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24家商业银行建立了账户行关系。哈洽会升级为“中国-俄罗斯博览会”,首届博览会签订进出口合同贸易额31.5亿美元;签订经济合作项目260项,涉及资金683亿元。哈尔滨市被国家定位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有13个口岸地区争取到国家边境旅游异地办证政策,外国人口岸签证点增加到8个。中俄原油管道二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完成核准,龙兴集团、龙煤集团控股俄境内6个项目开工建设。中俄首座跨境同江铁路大桥开工建设,黑河跨境公路大桥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哈尔滨机场新开通3条对俄航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增长11.1%。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尽管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支出放在优先位置。34件民生实事已完成33件,另外1件在春节前完成。新增就业75.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平均上调224元,增幅达到13.4%,继续居全国首位,在企业退休的抗美援朝老兵月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0元。省财政安排5亿元帮助四煤城解决区级机关事业单位欠发工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7%和24%。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48%和44%,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将煤城和林区新出现的6.6万多名特困群众全部纳入城乡低保或临时救助范围。重特大疾病政策范围内医疗救助比例达到65%以上。省财政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城乡低保人员等低收入群体发放御寒补助20.3亿元,继续为一线环卫工人和交警发放冬季误餐补助1.2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镇参保居民政策内医药费报销比例达到70%,新农合参合农民政策内医药费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实施全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三年补充计划,新选派医学本专科毕业生1155名,开展17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200套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和400个村卫生室建设。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资金13.2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成235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小火炉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比上年提高40元,对集中连片特困区的乡中心区学校老师按每月200元、村学校和教学点老师按每月25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投入2.4亿元为1433个中心村建设文化广场并完善文化室设备配置。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务实节俭举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9.1万套,新开工16.6万套;改造农村泥草(危)房22万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竣工2459万平方米。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和片区外重点县3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淘汰黄标车20.8万辆,拆除小锅炉3190台。松花江水质持续改善。全面推进“平安龙江”建设,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省刑事案件下降7.4%,其中8类主要刑事案件下降19.4%。推进小煤矿安全整治整合,关闭78处安全不达标小煤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项目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