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企业正文

国电和风风电公司:2014年里的新变化

2015-02-10 13:47来源:和风公司关键词:弃风限电风电场国电和风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国电和风风电开发有限公司积极转变营销理念,不断提升自主检修水平,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电力市场新常态下,坚强拼搏,直面挑战,企业呈现了一系列新气象、新变化。

“营销”谱写提效之梦

弃风限电”,一个几乎成了东北电网标志性特征的词语,让黑土地上的许多风电企业头疼不已。“电量营销”,一个时常被和风人挂在嘴边的词语,则成为和风公司在不断拥挤的电网容量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有力武器。

2014年初,上一年发电数字上的差强人意催生着一场变革。2014年1月,和风公司将该年定位“效益提升年”,“电量营销”的重要性适时地凸现出来。

“营销,即经营和推销,电量是我们的产品,如果这个产品无人购买,那这个企业就是失败的。”在愈发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和风人逆势而上,结合电网消纳容量的变化与自身风电场特点,逐步建立起“三级营销体系”,以“两个办法八项措施”为重点,借力“微信”营销平台,开启了“全员营销”工作。

为方便与调度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该公司辽宁区域的风电场场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与省电力公司的调度长、分析师,开展培训与交流座谈。和风人踏踏实实的态度,勤勤恳恳的作风给对方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在之后的营销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了辽宁的成功“试水”,该公司其他区域纷纷响应,吉林地区利用两次电网线路检修的机会,在检修前后优化设备性能,争取满发机会;黑龙江则发挥集控中心的平台作用,运用对标手段,力争在降负荷时早恢复,在大风天时多出力,因地制宜,找到了营销“突破口”。2014年10月19日、23日,和风公司两次刷新单日发电量最高纪录,当月发电量达20924万千瓦时,创有史以来月发电量最高水平。

2014年11月23日,和风人抓紧年内最后的38天时间,进一步在营销上争抢电量,从公司领导到运行值班员,上下齐心,紧盯负荷情况,力求在风电场发生限电后20分钟内恢复发电,全力以赴冲刺年度目标。

2014年,和风公司三省一区在运风电场设备可利用小时数比2013年增加193小时,限电量同比减少5098万千瓦时。

“自主”锻造强企之梦

作为国电电力首家风电开发企业,和风公司风机出质保后的运行与维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提高设备可靠性是生产的核心,也是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管好自己的设备”在另一个层面上考验着和风人。

“自主维护”这个想法首次被提出来,检修人才的短缺,维护经验的匮乏,自主意识的不足,像一座座高山,横亘在这个百万千瓦容量的风电公司面前。

但要强的和风人没有退却。一批勇敢的青年员工率先担起了检修的担子,从最开始的8人、11人到20人、28人,检修的队伍不断壮大,检修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得到提升。一方面在两个出质保风电场完全实行自主维护,在实践中锤炼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对标竞赛、包“机”到人,努力降低机组故障处理时长,保障设备运行顺畅,出力稳定;另一方面乘着“风电技能大赛”的“东风”,开展了广泛培训和逐层选拔,夯实了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拔高了他们的动手实操能力。

在2014年的定检中,两个出质保的风电场由往年的完全依赖设备厂家人员进行,转为“厂家指导,自己完成”的模式,成立虚拟检修中心,策划出风电场定检方案并执行。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中,和风检修人以风电场为家,28人的检修队伍啃下了66台风电机组的 “硬骨头”,平均每人每天登塔三次,靠的是一股“风电郎”特有的拼劲。一些技术骨干还常常被抽调去其他风电场协助检修工作,一带多、点带面的做法使该公司的检修水平普遍迈上了新高度。

一年下来,和风公司芳山、调

原标题:和风公司:2014年里的新变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风限电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国电和风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