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人物正文

孙勤:从大到强 开启核工业新辉煌

2015-02-11 10:17来源:中核集团作者:李桃 官慧关键词:中国核工业核电中核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目前,中国的核电技术能否出口?

孙勤:这个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对中核集团来说,核电“走出去”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从1991年出口巴基斯坦30万千瓦核电机组开始,有20多年的时间了。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委托,我们给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建设过微型的核科研装置。

这种“走出去”更多的依靠我们的组合拳。

第一个就是我们有完整的自主技术。不仅仅是装备的出口,更是一种技术的合作,研发的合作,这是我们能够在核电市场“走出去”,而且能够赢得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筹码。我们不但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

第二个就是金融支持。现在跟人家谈判核电建设,我们的金融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提供多种形式组合的出口信贷。

第三个就是国家政治外交的大格局。比如说中央的“一带一路”,对一些中亚、非洲的友好的合作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环境。

记者:相比国内外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优势有哪些?

孙勤:从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来说,华龙一号堆芯采用的是177,我们就是要告诉全世界,这个是中国人自己研发的,美国人的不是177,俄罗斯人的也不是177,177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所以说,我们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安全性来说,华龙一号完全可以满足三代核电的技术指标,在很多安全指标上超越了现有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比如,华龙一号的堆芯熔化概率小于10-6/堆年,大规模放射性物质释放概率小于10-7/堆年。

从经济性来说,华龙一号也是有竞争力的。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核电不仅有先进的反应堆技术,更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支撑。从最开始发展核武器,到现在的核电发展,都是如此。

利用我们完整的体系,不仅发展了反应堆技术,核燃料技术也在研发。目前,我们的核燃料技术虽然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系列核燃料元件研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CF3组件顺利入堆考验,与法国最先进的燃料元件水平相当,预计2017年,可完全实现自主化,并实现工业化应用。

记者:从政策配套层面讲,中国核电“走出去”还需要哪些政策层面的协调和支持?

孙勤:核电“走出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已经加大了核电外交的力度。

核电“走出去”面临的是国际市场的竞争。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都把核电出口作为政治外交的一种手段。所以国内核电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加强协调合作,建立市场开发秩序。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世界核工业巨头,与狼共舞,就需要联合起来“走西口”。

同时,光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从国家层面讲应该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的力度。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配套政策的“碎片化”,如果能够有一个平台,根据“走出去”项目的需要,打包形成技术输出、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集装箱”和“手拉箱”,将是对企业的有力支持。

原标题:孙勤:从大到强 开启核工业新辉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工业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中核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