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柴静归来】11句话总结《穹顶之下》

2015-03-03 09:04来源:中国能源网关键词:燃煤发电柴静火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笔者最初了解柴静,是因为她的那一次《认识的人,了解的事》的演讲,在如希特勒版声嘶力竭与苦情戏大行其道的演讲界,她稳重的表达令所有人眼前一亮。同时我更惊讶于她瘦弱的身躯里竟蕴藏着的无穷的力量。前几年的《看见》更是让她一跃成为大众心中的“公知美女”。从彼时的年少成名到不久前的赴美产子,柴静向来不缺少话题性,如今为了孩子的“私人恩怨”而拍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更是另对雾霾已经麻木的大众如梦初醒。在震惊的同时,雾霾之于柴静或者柴静之于雾霾的关系,用柴静自己的话讲,“不是我有多怕死,只是不想这么活。”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是简单的柴静一个家庭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母亲的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我们的原子弹可以毁灭世界,我们的宇宙飞船能够登陆月球,现在却被雾霾打的措手不及,难道我们未曾发现它吗?不是的,每个人都看见了,可怕的是都当做并未发生,我们不缺少随声附和阿谀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较真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柴静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也从来都不是主流,但历史也正是由一个个人类的个体所创造的。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此时个人的影响却超过了环保部门,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原标题:柴静归来】11句话总结《穹顶之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柴静查看更多>火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