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石油巨头合并背离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方向

2015-03-11 10:49来源:中国证券网关键词:能源体制改革中石油中石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领域改革的总方向是打破垄断,推进市场化改革。而一个有着多个竞争对手的市场,才能有效推进市场化改革。1998年的石油大重组既是市场化改革的举措,也是打破垄断的举措。大重组之后形成的三大石油公司尽管依然占据垄断地位,但也带来了市场活力。而一旦中石油中石化合并,中海油与中化合并,按花旗银行测算,将占我国上游石油天然气生产份额的77%、冶炼产品的79%、零售石油的90%以及将近100%的油气管道。届时,寡头垄断现象将更加突出。这有悖市场化改革方向,是一种倒退。另外,如果合并,原来出台的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油气管网和储存设施建设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等众多政策措施将成空谈。未来在收购国外油气资源或企业时,很容易被其他国家认为是国家行为,从而以国家安全为名拒绝,对我国石油企业推行走出去战略很不利。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石油企业尤其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不宜合并,假使真要合并重组国有石油企业,建议考虑中海油和中化,因为相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的业务更具互补性。中海油上游的海上油气生产已颇具规模,但下游加油站发展却一直比较缓慢;中化在加油站领域尽管也并没有多大进展,但在石化领域则有着相当强大的贸易能力,旗下化工板块实力也较强。而且,目前中海油与中石油、中石化相比,无论从资产规模、市场地位等都相差甚远,与中化合并倒是能拉近与中石油、中石化的距离,进而形成石油行业“三足鼎立”局面,这也符合国际石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更趋向于大企业、大集团的寡头竞争,一国需构建两至三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国际石油公司,以提高竞争力。

另有消息说,今年政府或将出台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如这个方案不考虑合并重组石油企业,笔者建议不妨重新梳理石油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区分竞争和非竞争性业务,聚焦于石油行业上游、中游、下游各业务板块的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上,在石油行业准入和行业结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调控和监管等方面出台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如在上游油气区块的获得资质上,以页岩油、页岩气或新增常规油气区块为突破口,以招标代替行政授予方式,以增量带动存量方式允许其他经注册登记合法的石油公司进入。对于石油运输管网及储备库等中游环节,现阶段分拆建立新的管网公司可能性不大,可按“财务独立—业务独立—产权独立”三步走的战略逐步推进管道业务与生产、配气、销售业务分开,并向第三方公平提供输送和储运服务;在原油进口上,以扩大原油进口使用权范围推动整个原油进口权的放开,加快民企“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境外价低质优原油。在成品油批发零售环节,取消批发垄断政策,加快推动成品油销售环节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允许更多资本进入。

原标题:石油巨头合并背离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体制改革查看更多>中石油查看更多>中石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