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石油巨头合并背离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方向

2015-03-11 10:49来源:中国证券网关键词:能源体制改革中石油中石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领域改革的总方向是打破垄断,推进市场化改革。综合来看,我国石油企业合并尽管有一定的理由支撑,但简单合并还不如业务重组。尤其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不宜合并,假使真要合并重组国有石油企业,建议考虑中海油和中化,因为相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的业务更具互补性。

春节前夕,《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报道引发了各界广泛猜测:中国正考虑整合大型国有石油公司,谋求创建足以匹敌埃克森美孚的石油业巨头。

自1998年重组和改革以来,我国石油行业“垄断与竞争”,资源配置该“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争论从未停止。主流观点是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破垄断,促竞争,消除政策歧视,但也有观点认为,石油作为战略性资源应加强政府控制,而且我国石油垄断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国有企业垄断,与西方国家石油垄断的性质根本不同。未来国企改革将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在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更需要国有企业在资源、规模上达到一定级别,以增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筹码,提升话语权。

笔者认为,我国石油企业合并尽管有一定的理由支撑,但综合来看,简单合并还不如业务重组。

总体而言,石油产业属于垄断性产业,但并不是纯粹的、完全的自然垄断性产业。从具体业务环节来看,一部分业务具有竞争性特点:一是石油资源虽然稀缺,但资源分布面广,潜在市场大,从动态观点来看,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完全可以支持多家公司的存在;二是石油产业包括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储运、炼化、工程技术服务、销售等环节,这些环节多属于竞争性领域;三是石油产业面临着与进入者、消费者、替代品、供方企业的竞争者,即具有竞争性。

由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升,减轻油气进口依赖,保障能源安全便成为我国石油产业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世界主要油气进口大国体制演进历史告诉我们,降低“油气进口安全”担忧的最佳方式不是加强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而是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有效竞争提高石油勘探、生产、销售、消费和进口各个环节的效率,激励创新,减少浪费,最终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石油安全的可分摊性,改变歧视、排斥能源非公企业、只靠国有能源企业保障供应的老思路,敞开市场大门,对于竞争性环节,让一切有意愿和能力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各展所长,互利共赢。

石油巨头合并的一个理由是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上,更应体现在经营效率、技术创新上。在2014年财富500强排名中,中石油、中石化在营业收入上分别超过埃克森美孚,在石油公司中仅列荷兰皇家壳牌之后,分列第三和第四。但在利润上则远逊埃克森美孚,说明国内石油企业竞争力远逊于国际石油巨头。更何况,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不是依靠充分的市场竞争得来的,而是依靠政府批文、法规制度等行政垄断维持的。不仅如此,国有石油企业还可利用其行政性垄断地位低于市场价格获得融资、用地、资源使用。

原标题:石油巨头合并背离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体制改革查看更多>中石油查看更多>中石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