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

2015-03-17 13:47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杨舒关键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信息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此言一出,令人很快联想到之前被国内外媒体热议的“德国工业4.0”计划。

据业内人士预估,德国实现“工业4.0”需要8~10年的时间,恰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执行处在同一个时间段。全球两个制造业大国为何会选在同一时间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两者的关系又将是对手还是伙伴?

增长的需要

“明确制造业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当前全球各国的共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实习员周谭豪指出,无论是美国之前提出的“制造业回流”,还是最近法国总统奥朗德公开承认法国经济进入“服务业时代”是一大战略失误,无一不表明了制造业仍是引领全球经济走出当前疲软阴影的动力所在。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指出,结合中国发展,制造业未来也将是国民经济支柱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中国制造业却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后,面临着当前规模大而不强、增速快而不优的困局。如何完成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抢搭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会点是关键,“中国制造2025”战略由此应运而生。

再看德国发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姚铃指出,经历了之前劳动力市场的“提前改革”,德国经济得以不受债务问题影响,在欧债危机期间保持了逆势的经济增长。不过,在全球经济特别是欧洲内部经济萎靡的背景下,德国经济意欲实现进一步增长,继续巩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劳动力改革带来的成本红利无法一劳永逸,改革实现创新驱动才能在后危机时代继续保持增长。

“合”大于“竞”

姚铃指出,“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呈现出异曲同工的发展理念,即均强调信息技术和产业生产的结合。

不过在战略执行的前期,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发展与德国工业化历史有着非常相近和相似之处,“中国制造2025”完全可以“以德为师”。安邦(ANBOUND)智库团也提出过“世界工厂”2.0、3.0、4.0的概念,其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是沿着制造业轨迹不断升级。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拥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今后的发展,应该以制造业发达的德国为标杆,强化并保持强大的制造业。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陈明强调,“中国制造”最需要向“德国制造”学习的就是其完善的创新驱动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重视发挥公共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增加并保证研发经费等创新投入、出台相关措施平衡各地区创新能力平衡发展、以新兴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创新,同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立与职业相结合的创新人才的教育。

周谭豪表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执行的前期,其实就是在走“德国制造”发展的老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只能永远跟在“德国制造”的后面亦步亦趋,战略上已经抢占到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先机的“中国制造”,只要“路子走得对”,后发先至也不是不可能。

原标题: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信息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