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访谈正文

人均装机1千瓦大讨论:我们不能拿美国电耗当标准

2015-03-18 10:30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徐秋玲关键词: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为什么说“危险”和“做不到”呢?

杜祥琬:美国的人均能耗是全球平均 值的4倍,如果都和它一样,得需要四个地球的能源资源来支撑。这与生活方式有关,美国的现代化水平是很高,但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高耗能习惯。而欧洲和日本的单位GDP能耗只有美国的1/2。从我国实际情况来说,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的确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这话是对的。但拿电量来说,提高空间又有多少呢?现在我国人均耗电量是4000千瓦时/年,如果说再高一点,达到欧、日的8000千瓦时/年,那么还能再高吗?应该再高吗?我国真需要成为那样一个高耗能的国家吗?更何况我国有后发优势,更有条件吸取人家的经验。况且,现在我国已经有了这么好的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IT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所以按道理来讲,我们不必片面地追求美国、加拿大的能耗指标,而应该走更清洁、高效的能源发展之路。

记者:所谓的“差”指的是什么?

杜祥琬:“差”就是耗能高,一个国家的能耗很高绝对不是一个先进指标。我想强调这个概念,同样的发达水平,如果耗能低,这才是先进指标,说明能效高,说明这个国家倡导节能。我们要倡导一个比较高效、节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社会发展方式。如果非要以发达国家为标杆的话,我们还有不到1倍的发展空间。

所以,一定要有这样的观点:能源电力的消耗,不是越多越好。1千瓦、2千瓦、3千瓦,是不是就这样发展下去?当然不是。在初级阶段当然要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要打住。

记者:经济不打住,而能源打住?

杜祥琬:这个概念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结果,就是包括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到人均25000美元左右后,经济继续发展,人均能耗却不再提高。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能够理解的现象。

传统观念的理解是经济越发展就得多耗能。但若在产业结构和能效上有突破就会有所改观。我们的能耗主要在第二产业上,其中,又多半耗在高耗能产业上。我们要改变能源产业结构,把第二产业中的高耗能降下来,把百姓用能提上去。目前,我们用在生活上的电是三分之一,用在工业上的是三分之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这就是人家进步的标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效。基本上说,解决好上述问题,到了一定的发达程度后,经济可以继续发展,但是人均能耗、电耗不再提高,且基本稳定,甚至还能降低。我们现在要打造升级版,转型发展,就是要让服务业的能耗上去,同时,还要提高能源效率,还需要新型产业的发展,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增加能源,还可以节约传统能源,并增加就业。

原标题:人均1千瓦大讨论:我们不能拿美国电耗当标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电力查看更多>装机容量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