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电动汽车充电难盈利是否该换下思维

2015-03-19 09:35来源:雷锋网关键词: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本应于3月1日起在合肥实施的1.7元/度的充电服务费标准终因新能源车企和消费者的质疑而被推迟实施。

“充电服务费”这个概念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这个东西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出现的,指的是车主在公共充电设施上享用充电服务后,除了支付基本电价之外额外的费用。

于是这个费用的标准成为争论的重点,从消费者角度。这个费用太贵的话,充电和加油差价就小了。花大价钱买了电动车的用户用电不省钱,那为什么要买电动汽车

而从充电设施建设方的角度,建立一座充电站成本高昂,而且电动车本身普及的就少,利用率就低,平摊成本很高,目前的收费标准已经入不敷出。

用传统眼光看,这似乎是一个死局,问题果真如此吗?

电动车充电问题用IT行业的眼光怎么看?

目前电动车还没有普及,充电和电动车的关系类似于当年刚发3G牌照时候,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关系。

有了智能手机,3G网络体验才会好,有了3G网络,智能手机才能享受高速互联网服务,两者相辅相成。但是谁先普及都不容易。

那么电信运营商是怎么解决的?

入网存话费送手机啊,把购买3G手机的费用和通讯网络费用结合起来,用户只要付出一笔套餐费用,就可以拿到智能手机,同时享受3G网络,这是配套的服务。

而现在的电动车行业,车是车,桩是桩。用户买了车,得自己找地方充电。电动车的利润,充电桩企业分享不了,充电的利润,电动车的企业拿不到。完全割裂开来,用户体验怎么可能会好。充电桩的利用率如何能高?

建了充电桩,不知道附近谁能过来充电,量上不去,成本就会极高,而高成本会阻碍电动车的普及,最终就是现在的死循环。

如果当年电信运营商也是这个思路,定一个极高的网络资费,用户自行购买3G手机入网,恐怕到今天3G还没普及完,不用说4G了。

如果这个问题放到互联网行业,那就更简单了。按照互联网行业的思路。车、桩这种东西是硬件,应该是零利润的,而充电服务以及扩展的服务才值钱。低价把车和桩普及了,无论亏多少钱。只要用户数普及了,后续服务的基础有了,上市就能赚大钱。根本也不存在死局问题。

原标题:没有互联网思维,电动车充电盈利模式明确不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