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之路 从重型燃气轮机开始

2015-03-20 11:03来源:光明日报关键词:燃气轮机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C 建设制造强国五点建议

中国制造2025”正在由工信部牵头、主持制定,即将正式发布,其中包含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等战略任务。制造强国第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争取经过10年的努力,在2025年我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我参与了上述战略的相关研究,收获颇多、体会较深,有以下五点建议:

一要加强基础建设。长期以来,我们受“重产品、重型号,轻基础、轻工艺”思想的影响,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目前,大家要凝聚共识,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研究,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基础,单靠企业不行,需要政府主导、产学研用联合,组成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共性基础研发平台。

二要推进智能转型。面临新一轮工业革命,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当然,企业也要各按步伐,逐步推进。已经具备数字化制造基础的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平台。数字化制造基础条件差的企业,则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智能制造路线图,逐步推进。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三要推行绿色制造。钢铁、化工等流程行业要全面推行生态化、绿色化流程制造工艺,要集成产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再利用等多种功能。装备制造等离散型产业则要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的3R(Reduce Reuse Recycle)原则,特别是要从源头(材料与能源)抓起,全面推广精密化、轻量化、绿色化等先进制造技术。

四要完善创新体制。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先后设立了众多的科技研发机构,如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但是,技术创新体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大院大所改制后造成的共性技术研发缺位问题远未解决。因而,也造成了技术创新链上的错位。

企业是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及成果实施的主体,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而不应包办代替、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研发活动。

原标题:“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气轮机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能源装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