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新电改给予我们新期待

2015-03-23 08:25来源:大众日报作者:李振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价上网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包括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在内的多位高层人士透露,《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这意味着,继煤炭实现市场定价,原油成品油与国际市场挂钩,天然气价格改革已明确时间表之后,能源改革的重头戏——新一轮电改即将上演。

上一轮我们仍记忆犹新。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规划了“厂网分开、输配分离、主辅分离,竞价上网”等四大发展目标,并于随后几年内接连打出组合拳——成立电监会、确定标杆上网电价、出台煤电联动政策、颁布电力监管条例、出台电力交易价格管理通知,然而除了厂网分开依靠政策力量得以顺利变现,其他三大目标至今依然停留在目标阶段。此后十年,随着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增加,煤电矛盾凸显,纠缠在电力的发、输、配售产业链条上的诸多死结都将最终的解决方案指向了“体制病”。而最近两年来能源价格形势相对宽松的条件正为电改打开了最佳的窗口期。

关于电改,我们抱以什么希望?对于现行的电力体制,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供给的基础上打造高效公平的市场体系,赋予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充分的创新、竞争、提升的空间。上一轮电改后,这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市场仍未形成,电网集输电、配电、售电等功能于一体,横亘在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电价无法真正体现电力产品的属性,新一轮电改则需要全力构筑一个公平公开、覆盖全国的电力市场。

电改的核心问题在于电价机制的改革。从现行电价机制看,我国实行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两端定价,在输配电环节,除个别跨网联络线核定了输电价格外,电网输配环节几乎没有独立的价值表现。供电成本在电价中得不到真实反映,输配电价在整个电价中的比例偏低。现有的定价机制既没有上网定价和销售电价的联动,也没有按照购电成本和用户对系统容量的实际占用进行价格核算。优质优价这一市场经济的重要定价原则在这一领域几乎无法体现,也就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实现优胜劣汰。期待新电改能够通过“放两头、管中间”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真正在电价中体现成本。在发电侧竞价上网,上网电价由发电市场竞争或发电企业与大用户双边合同确定;输配电价实行政府管制,形成直接反映电网企业效率的、独立的输配电价;用电侧竞价购电,居民继续实行政府指导的阶梯电价。

至于居民用电价格,由于目前电力供应相对宽松,煤炭价格处于下行区间,所以如果在此时进行市场化定价,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将会出现激烈的市场竞争,或将会导致电价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落。

抓住战略机遇,顺应国际大电网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是本轮电改的重要使命。随着绿色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兴起,未来的电网将为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以及清洁电源提供更兼容的接入平台。大量的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接入方加入电网,将电网变为电力产业的价值中枢,电网所承担的任务也不仅是传统的输电、配电,需要对全新的接入方提供更多样化、互动式的服务。

原标题:新电改给予我们新期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输配电价查看更多>上网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