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深度解读】风电整机商离国际巨头有多远

2015-03-26 08:3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张子瑞关键词:风电整机商风电市场风电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起步较晚。直到1997年在国家“乘风计划”的支持下,才真正从科研走向了市场。对于一个技术性强,需要时间积淀的行业来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国的风电产业经历了从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公共研究测试能力等完整产业发展体系的转变。目前,我国风电完整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但在机组整机设计、关键部件及海上风电建设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不小差距。

“近些年,国内风电设备企业非常注重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风机国产化率逐步提高。”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风电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已形成涵盖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主要零部件的生产体系,但如风机的控制系统和主轴承仍然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有整机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从容量上说,中国风机制造厂商已经能做到6兆瓦甚至更大,跟国际水平相差无几,但是在高精零部件配套方面仍然依赖于国外,不少风机整机商都是轻资产的组装商,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风电整机商一是不能单纯地做组装,二是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制造环节。现在流行的是全产业链和跨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仍严重依赖国内市场

《2014年全球整机商市场份额分析》显示,排名前十五的整机商中有八家来自中国,但进入前五的只有金风科技一家,严重依赖国内市场被认为是中国整机商排名难以更加靠前的重要原因。

“虽然多家整机商提出海外战略,但实事求是说,在拓展海外市场上国内企业仍处于尝试阶段。”东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2014 年,我国发运出口风电机组共189 台,已发运容量共计仅368.75兆瓦,涉及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三一重能、明阳风电、湘电风能五家企业。

中国风电整机商强势崛起以及本土市场为先的战略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曾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维斯塔斯、歌美飒、GE等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这与中国风电制造的性价比优势有很大关系。”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虽然西门子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有明显下降,但其仍取代维斯塔斯成为2014年市场翘楚。分析认为,这都得益于其有效而多元化的区域化发展策略以及在海上风电机组的竞争力。西门子在全球80%市场都排在前两名,这促使其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传卫对记者说,新能源产业必须要在全球配置资源。“不论国内市场还是欧洲市场,每个市场都有每个市场的问题,必须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学会成长。”

“中国风电制造走出去的成本要比西门子等跨国公司高很多,缺乏相配套的金融政策支持,影响了风电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位风电整机商相关人士则向记者表示。

在业内看来,走出国门,经过多样化的国际市场历练,中国的风电整机商才能进一步缩短与跨国巨头间的距离。

原标题:风电整机商离国际巨头有多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整机商查看更多>风电市场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