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互联网+光伏+水电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015-04-03 09:03来源:能见派关键词:互联网+水电水电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连接的核心是数据

构建全连接的世界,从智能终端到通讯设备,包括逆变器、电站管理运维系统。核心是三部分:第一块是数据的产生,解决人与人连接的问题,就是传统电话的功能。更关键是解决万物的互联,就是物与物的连接问题。所以现在和未来的逆变器都是内嵌了非常高可靠智能化的通讯和管理模块。第二个是数据的传输环节,包括有线宽带、固定无线宽带、IT+光纤等各种方法实现万物的可靠的低成本连接。围绕数据传输解决问题。这个要和各个行业结合在一起,有各种解决方案。最后一部分是围绕数据的处理。

有两个核心的,一个是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未来所有数据存储一定是向云化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平台,包括软件硬件和集成,华为对此是非常大的投入。基于数据分析的平台,和行业结合的数据处理引擎和基础,是华为的基础平台。未来用户体验一定是越来越美好,但是系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可能会越来越高。所以华为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逆变器不仅是逆变功能,更关键的是还有操作系统和软件,能在线升级,根据运营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去动态调整。

发电的核心是简单

发电部分的核心是简单,就是让电站更简单。包括从前端的建设、入网和运维。第二就是全数字化。第三就是实现电站的全自动运维,是把复杂功能整合成智能控制器,就把简单或者更好的用户体验留给客户。传统电站在25年里有大量的部件、工程量、土建量、组件检测、通风散热、防尘防水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系统或主网的简化来解决,通过逆变器IP65等设计来解决。

没有数字化,不仅仅是某个部件造成的,而是整个系统的非智能化。首先从数据采集环节,现在智能汇流箱、集中式逆变器也好,管理和控制力度比较大,所以目前传感器由于成本限制,只能采集电流信息,电压部分因为并联在一起,所以很多信息实际上是丢失了。

现在电站的传播方式实际上是十年前计算机里用的串补技术,所以速度和可靠性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有了数据,怎么传上来,现在是瓶颈。数据采集后,怎么运维和管理。现在很多软件也可以监控,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管理。

数据采集环节,能够对每一路组串进行高精度检测,精度能达到0.5%,包括电流、电压,而且采样频率能达到5秒。在西宁也可以看到每个组串5秒钟的电流电压功率变化。这是后端分析的基础。数据的连接,在拉西瓦通过电力载波方式,通过无线专网能实现整个电站内部互联。这些数据也是开放的平台,可以向第三方软件开放。

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赵建春:

数据中心实现远程控制

光伏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对青海省7个光伏电站,2个风电场的远程控制操作。对每秒产生的4万条实时记录进行统一记录。每天约产生36GB的数据量,每年产生12TB的数据量,每年产品的记录数量约1800亿条的数据。采集的现场实时数据测点约80万点。黄河公司已建设了全球最大光伏数据应用中心。

原标题:互联网+光伏+水电,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