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架起“电力天路” 点亮雪域高原

2015-04-24 08:28来源:工人日报关键词:藏区电网电网建设高原输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藏区人才的培养从“输血”走向“造血”,公司积极开展“电亮藏区”结对帮扶工程,即全面启动藏区供电能力、人才培养、管理提升“1+1+1”结对帮扶。对藏区29个县供电公司,按照每1家藏区企业,由公司本部1个职能部门结对指导、1个市州公司定点帮扶,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三个建设”(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建设)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着力在项目、资金、设备上提供强有力地支持,全面提升藏区供电企业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实行管理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共培训藏区县供电企业员工15007人次,完成技术创新37项,派驻技术骨干1500人次,1292名藏区员工技能等级提升,为藏区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依靠职工,国网责任凝聚磅礴能量

“电亮藏区”的世纪梦想,必须紧紧依靠职工群众来实现;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推动藏区电网发展的根本力量。

夯实“三基”,激发创造活力。夯实企业基层、基础、基本功,是关系企业发展质量的根本。公司坚持重视基层,增强队伍凝聚力;筑牢基础,增强队伍战斗力;练好基本功,提升职工素质能力。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职工的“小家”,更是建功的“阵地”,公司致力于把班组建设成为“规范、安全、高效”的作业单元和“自立、互助、温暖”的职工家园。围绕川藏联网、电力天路和无电地区建设等重点工程,深入推进“电亮藏区,建功‘十二五’”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技术攻关,确保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及时发现、培养、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整体推动,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

以人为本,凝聚内生动力。公司主动关心职工工作生活,解决实际困难,为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提供更好平台,为职工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创造良好条件。四川电力医院建立了覆盖该工程全线的三级医疗保障,为参建人员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始终确保了参建员工高原病“零伤亡”、“零高原后遗症”。针对高海拔、高寒、高辐照、缺氧的“三高一缺”无人区,开展“大山深处建营地,无人区里建小区”,做到了水电、通讯、氧气瓶、文化生活、小卖部上山进营地,送达温暖、尊重与关心,增强职工归属感。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定期赴藏区看望慰问建设者,开展“送文化进工地、送温暖进帐篷、送关爱到现场”活动,举办高原婚礼,走进藏区小学。中央和省级媒体采访团多次深入建设一线,中央电视台直播电力施工“五跨金沙江”壮举。在工程沿线的劳动竞赛现场,建设者们高扬“工人先锋号”旗帜,向全社会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网企业铁军精神。

凯歌初奏,征程犹远。为了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让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的工作目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更加关注藏区、投入藏区、发展藏区,让数百万藏族同胞用上电、用好电,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为谱写藏区电网建设的新篇章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原标题:架起“电力天路” 点亮雪域高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藏区电网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高原输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