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报道正文

华为企业业务2014收入31.4亿美元 定位“一站式”成就未来

2015-04-27 10:54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作者:蒋均牧关键词:华为ICT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战略定位:一站式ICT基础架构提供商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深刻改变企业的生产系统,从而驱动企业的ICT基础设施转型;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美国先进国家制造战略等等都是从宏观层面在积极面对,希望引领产业未来。

何达炳指出,数字产业革命的基础是构建一个全联接的世界,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1000亿的联接,其中90%为行业联接。因此未来企业ICT平台的核心应该是实时业务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融合,ICT架构需要具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社交化、IOT等融合ICT能力。

企业ICT转型对设备供应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具备基于客户应用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端到端“一站式”的产品提供能力。招商银行流程与IT部门总经理(相当于CTO&CIO)华敏就指出,围绕客户核心需求,能做到纲举目张,聚合所有的外围,必须沿着这条主线持续地创新。而腾讯采购总监吴沁楠亦表示,对进短名单的IT硬件供应商越来越要求全系列产品的供应能力,最好能同时提供服务器、交换机、传输产品。

另一方面,渠道也将发生转变——单纯卖盒子、卖设备,仅满足办公系统需求的传统通路型渠道伙伴,将转变为集成、运维、服务能力,提供解决方案,延伸到客户生产系统的增值能力型渠道伙伴,这意味着生态圈面临重新洗牌,无法跟上时代步伐的渠道将被淘汰。

华为企业BG的战略定位是成为创新的“一站式ICT基础架构提供商”,以客户业务为驱动,联手伙伴,提供横贯云、管、端,融合创新的ICT基础架构,建设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何达炳表示。

华为的创新基因为之提供了贴近客户的ICT创新能力,这家公司每年都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到研发,涉及应用、产品,以及数学、材料、芯片、能源等最深层的基础技术,并拥有超过1.2万名专门面向企业市场的研发人员。

如今的华为还积极与合作伙伴、与客户联合创新,比如与SAP、埃森哲等战略合作伙伴联手,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开拓创新,帮助企业客户更好达成商业目标;与沃达丰全球企业部、德国电信、英国电信全球业务部等20多家全球领先运营商合作,共同向企业客户提供ICT服务。

使能伙伴:共建开放合作产业生态圈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新的起点,ICT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无论对于哪个行业,这场革命的核心都是智能化,包括全联接、智能设备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应用等,需要很多创新者一起完成。华为愿与合作伙伴和客户一起迎接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时代到来,携手打造共赢的产业链和生态链,通过创新ICT帮助客户改变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赢得先机。”何达炳说。

华为持续保持对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投入和联合营销。截至2014年底,在全球的渠道伙伴数量超过6300家,解决方案伙伴超过300家,服务合作伙伴超过1200家,渠道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已经达到了74%。

而在何达炳看来,最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有超过2.6万名客户员工参加过华为产品培训,超过9400名合作伙伴员工拿到华为的认证证书(HCIE)。

华为企业业务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同样来源于“与合作伙伴及客户联合创新,共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圈”。他表示,例如华为如与SAP合作,向中石化提供基于FusionCube的SAP HANA一体机解决方案,数据上载时间由4小时缩短到30分钟,处理速度提升4到6倍,大幅提升了中石化在销售报告、财务分析报表、企业运营决策等业务领域的效率;携手索贝公司率先服务于深圳广电融合新闻中心,提供业界首个由业务定义的全媒体云方案。

同时,华为围绕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构建生态系统,已与近60家合作伙伴建立了eLTE产业联盟;成立Fusionsphere用户联盟,聚集了首批十多家合作伙伴;与金蝶、金山、宇信易诚等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BYOD共赢生态圈,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与SAP、西门子、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中软国际、霍尼韦尔等结成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在德国CeBIT2015期间,华为与SAP、Fraunhofer签署协议,在工业4.0领域展开合作。

在分析师大会期间,华为首次公开了服务产业战略,其中企业服务的定位就是“使能合作伙伴”。围绕这一定位,华为将通过开放合作,构建良性服务生态系统;持续投资和开放工具,建设开放实验室,帮助合作伙伴提升服务能力;建设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促进IP、IT以及ICT融合人才发展。

原标题:华为企业业务2014收入31.4亿美元 定位“一站式”成就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