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全民物联网 开源是基础

2015-05-11 09:27来源:ctimes关键词:物联网IOTIBM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消费者现在的认知,对物联网公司采集并储存个人生理资讯,似乎是“自然合理”。如果现在开始,能进行一些教育活动,相当大家很快就会有意识。上述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需要一个 IoT Open Architecture 的理由之一。

如果将收集到的资料,储存到一个非开放的 IoT 架构,是否能“取回”属于自已的资料,会是一个问题。将自已收集的资料,储存在一个真正开放的 IoT 架构,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这就是开放式 IoT 架构的意义,开放式架构并不是免费,也不是反商业化。开放式架构可以是收费服务,但“Personal Things”必须是:Free(自由)。

要实现 Personal Things 的理想,让 IoT 不致朝向对个人不利的“中央化”方向发展,开放硬体(Open Hardware)也是很重要的环节。IoT 不能缺少硬体,但制造商现在视 IoT 硬体为“新市场”时,身为消费者的我们,又要成为这种集中制造生态的肥羊。

如同笔者在前一期的专栏中提到的,“物联网装置终将免费”。在 IoT Open Architecture 的理想中,消费者可以免费取得硬体。这个理想并非不可行,第一个步骤,就是设法降低取得硬体的成本。自造自已的硬体(成为 IoT 的创客),就是重要的启步。

制造商的思维,会考虑的是研发、物料、制造、库存、行销等等各种成本,所以把“消费者付费购买”合理化,过去的消费影像也给我们这样的知识,所以一切变的合理。IoT Open Architecture 不在于反抗这样的商业模式,而是希望能有更环保的制造方法。

未来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超过 10 个 IoT 装置,因此全世界的 IoT 硬体总数,基本单位将成为“百亿”计。过去的制造与销售思维,是不断的采集地球资源,然后不断地生产新产品、不断地销售。这比过去十年的智能手机时代还可怕,这是一个未来会把所有地球资源,都做成硬体的概念。

IoT Open Architecture 如果能包含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的成份,创客就会去重制、改装、交换或重用硬体,所以可以改善这种不断制造、不断消耗资源的做法。IoT Open Architecture 不只是技术架构,也是一套内建自由授权的架构,也要包含创客运动。

因此,笔者的想法是,打造 IoT Open Architecture 是全民运动;因此要有一套“范本”供大家使用。这套 IoT Open Architecture 范本除了希望做出一套 Full Stack 的 IoT Open Architecture 外,也必须是能包含所有周边配套的 Full Landscape 开放架构。

原标题:全民物联网,开源是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