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全民物联网 开源是基础

2015-05-11 09:27来源:ctimes关键词:物联网IOTIBM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IoT 过去着重在 M2M 使用情境,现在则开始跨入 Machine to Web 的情境。在。这是 IoT 开始与 Web 融合的阶段,产业?把这个使用情境称为 Web of Things(WoT)。WoT 之所以重要,在于他开始让 Web 实体化。过去 Web 是虚拟化的物品,现在则是真正看得到,也摸得到的实体。

IoT Open Architecture 的关键,当然必须由开放标准组成,例如:HTTP、CoAP 等。

Google 把这样的概念称为 Physical Web,也就是用 URL 的方式,来表示所有的物联网装置。ARM 也有类似的生态系统,称为 ARM mbed。ARM mbed 的主轴也是 WoT,这从 mbed OS 的几个重要技术特色可以看出:ARM mbed 定位为 Full Stack OS,并且支援 HTTP、Websocket 与 CoAP 等重要协定。

Intel 当然也在 WoT 的游戏里面。IBM 也没有缺席,经由 Bluemix 与 IoT 基金会,IBM 也在 WoT 生态中开始卡位。几个 big players 都在推展自已的 WoT 生态与 IoT Cloud 架构。然而,未来由这些 big players 所架构出来,并以 Web 为主干的 IoT Architecture,真的能提升生活品质,或促进社会进步吗。

我们把未来的生活,完全交付给 Big players 来帮我们架构,这样的未来 IoT 世界吗,身为消费者的我们,难道一点都不紧张吗。这些 big players 打造的也是使用开放标准,所构成的 Open Architecture,因此,我们还有必要发展自已的 IoT Open Architecture 吗?

IoT Open Architecture 的关键,当然必须由开放标准组成,例如:HTTP、CoAP 等。在这个架构里面的软体程式码,必须是以 Apache、MIT 或 BSD 授权的形式分享;MIT 与 BSD 授权的生态,在 Web 开发者社群里存在已久,这部份也不会是问题。

回到 IoT 装置的角度来看,系统程式的程式码(例如:作业系统与程式库),是否为开源形式,从整体的 IoT Open Architecture 来看,也完全没有影响。一个真正开放的 IoT Architecture 要具备什么因素呢?在这里分享一个的看法:Personal Things。

从现有的 IoT 生态来看,像是健康照护或个人生理监测等,所收集的资料,都朝向“资料集中化储存分析”的发展趋势。然而,以个人生理资料来说,我们都是无偿对这些“云服务”的公司提供宝贵资料,这些公司对资料进行分析与价值挖掘后,所取得的商业利益,是否能有一个机制,能分享与回馈给当初提供宝贵“素材”的我们。

上述看法并不是要云服务公司,完全将分析后的资讯公开或免费提供,而是应采用 Public Domains 的方式共享。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合理的价格,取得部份分析方法的模型,或是参考数据。然而,现在我们无偿提供资料,却只能提到最后的分析结果。Public domains 是一种在共享与商业中,取得均衡发展的做法。

原标题:全民物联网,开源是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