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保护与控制评论正文

工信部解读《中国制造2025》(下篇)

2015-05-19 14:42来源:工信部关键词: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电力装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再次,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参考2011-2014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增长趋势,预计“十三五”期间指标年均增加3.3个百分点,2020年指标达到50%。“十四五”期间,遵循指标超过60%增速将放缓的普遍规模,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年均增加2.8个百分点,到2025年指标达到64%。

(四)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

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由于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0%以上,工业排放污染是我国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制造2025》还确定了4个定量指标,即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较“十二五”末降低18%和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2%和4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23%和4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65%分别提高到73%和79%。

三、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中国制造2025》规划期限长,且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也处于快速发展之后的转型期,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为促进《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与调整。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保障。成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中国制造2025》各项战略任务实施。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为规划实施提供持续的、高水平的决策咨询。

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规划提出了深化体质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等保障措施,通过制定部门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推动规划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建立《中国制造2025》第三方评价机制,利用社会智库、企业智库等第三方机构,定期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进展,推动公民广泛参与实施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注1:数据来源:国际宽带人口普及率为ITU公布的统计数据,其中2014年数据为ITU公布的预测数

相关新闻:工信部解读《中国制造2025》(上篇)

相关新闻:【独家】中国制造业2025框定十大领域 100家智能制造或迎契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信部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电力装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