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工程技术正文

【探讨】陆上风电场前期现场考察要点(附案例)

2015-05-26 08:48来源:计鹏新能源作者:郭艳丽关键词:风电场风电项目风电场选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收集与拟建场区距离最近的气象站相关气象资料,对于地形特别复杂的地区,尽可能收集多个气象站资料。考察气象站类型(国家基准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一般站),是否有迁站及仪器更换记录,记录其选用仪器型号、是否经过标定、常年盛行风向,海拔高度,收集气象站基本参数、人工站及自动站资料、与风电场现场实测数据同期的数据、多年平均风速、灾害性天气记录等,同时要观察气象站周边环境,确定其周围是否有遮挡,以判断对测风数据的影响度及参证站的代表性。

2、接入站

投资建设一个完整的风电场,考虑发电送出的问题,拟接入站的实地考察也极其重要,需对拟接入站的容量、负荷、运行情况、调度等进行实地考察论证,确定其是否预留本风电场的间隔或是否具备扩建的条件,能否保证风电场满足并网条件,是否存在限电情况,如有必要,还需考察接入站的上一级变电站,确保拟建风电场能够接的上、送得出。

3、临近风电场

若风电场临近有已建的风电场,可了解相邻风电场的风能数据、风电场运行情况,搜集临近风电场可借鉴相关问题。另需考虑相邻风电场之间相互影响对发电量的折减。

四、案例

以山西省某100MW风电场可行性研究项目现场考察为例:

1、考察背景及人物:

该风电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地势属于山地风电场,场区海拔在1260~1750m之间,风电场装机规模为100MW,规划一次建成,场内有两座测风塔。

考察人员构成分别由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资源、电气、土建、技经四大专业人员以及开发单位、选址单位和环评单位考察人员组成。考察前,可行性研究单位项目组人员根据气象站数据、测风数据、地形图、风资源评估报告等收资内容,通过Google Earth分析,完成了可研初稿,此次考察主要是在此基础上,以完善论证可研初稿方案为目的进行。行程安排为2天。

2、主要考察内容

为高效完成考察任务,提前针对考察内容设计了两条考察路线,主要对气象站、升压站、风机布点周边环境、道路、地形地貌、用水用电、林地情况等进行现场考察,

第一路线:气象站—风电场西南部进场(西南部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升压站—临时施工场地—风电场东北部出场(东北部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

第二路线:气象站—风电场正东部进现场(升压站—西南部方向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折回—临时施工场地—风电场东北部出场(东北部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

由于第二方案耗时较长,优先选用第一方案进场。

第一天,考察队伍于08:00出发,先考察了气象站,对气象站测风仪器、运行情况、海拔高度等进行了记录拍照,并向工作人员询问了气象站的是否有迁站及仪器更换记录、是否经过标定、其选用仪器型号、常年盛行风向等具体情况。紧接着从西南部进入风电场,考察了西南部区域的路况、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初步风机排布位置,并进行了打点(GPS定点)及拍照记录。

考察队伍于当天16:15抵达0002#测风塔,记录了周边情况、当时风能状况、各层测风仪器运行情况、安装方向等,原计划继续考察测风塔以北的初定风机布点位置及周边条件,但由于通行的隧道损坏无法通行,结束考察行程返回县城。

第二天针对掌握的最新路况情况,启用了第二路线方案进入风电场,主要踏勘了东北部风电场沿途及风电场区域的路况、地形地貌、植被情况、用水用电引用位置、升压站备选的位置、临建位置,并进行了打点(GPS定点)及拍照记录。

原标题:陆上风电场前期现场考察要点探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风电场选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