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争议汉能:移动能源蓝图下 互联网之手能伸多远?

2015-06-08 13:12来源:华夏能源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移动能源汉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无论如何,汉能确信是要开启这个市场。集团的高层要承担着作为一个拓荒者的压力,刘民作为汉能集团执行总裁、汉能全球光伏应用集团董事长是最为现实的承压者,他对这个市场的判断更为具体。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大家看看国外就知道了”。在民用光伏应用市场,2014年全球户用装机规模为170万套,总装机为7吉瓦,其中,日本的户用装机为40多万套,但中国却不足2万套。他认为,中国的人口和户用屋顶资源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背后的空间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做到和国际同步,就有太多工作可以做了”。

然而,市场本身是现实的。2014年国家能源局制定了光伏电站15吉瓦的装机目标,其中包括8吉瓦的分布式,7吉瓦的大型光伏地面电站,而结果却是,地面电站目标完成,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装机不足2吉瓦,没完成任务。2015年,国家能源局制定了17吉瓦的光伏装机目标,是否能够破题2014年的阻碍顺利完成任务?

在汉能光艳的蓝图背后,种种疑惑始终没有散去。对于汉能能够卖出多少产品,外界仍抱怀疑态度。在过去一年,汉能对薄膜发电的宣传风生水起,但市场上并未看到多少太阳能薄膜电池产品的使用。而对于500家产品体验店,这可能要耗费一笔巨大的投资,如何收回成本都是一大难题。

对此,刘民对记者表示,因为这500家终端体验不仅仅是做户用,实际上还在推广汉能的其他产品,包括BIPV产品、农业应用产品等等,包括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应用产品,这是对现在和未来销售的总体布局。

能源互联网:未来之路在哪里?

薄膜发电的一直面临着技术难题,要实现较高转化率就要要付出很高的成本。从经济性来讲,薄膜发电面临压力。与晶硅发电一样,薄膜发电还面临着市场体制、并网、补贴、投资者的信心、消费者的接受度、投资风险与回报等等系统性问题。

但是在能源互联网的蓝图下,李河君伸向远处的手并没有停止。4月13日,汉能在京宣布要生产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和汉能牌无人飞机。在大屏幕上,汉能的宣传片在播放,公路、汽车、楼房、活动的人等全部成为了发电体,而这些能源能够互联、交换、共享,一个巨大的网络连通所有终端。

原标题:争议汉能:移动能源蓝图下,互联网之手能伸多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移动能源查看更多>汉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