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争议汉能:移动能源蓝图下 互联网之手能伸多远?

2015-06-08 13:12来源:华夏能源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移动能源汉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李河君似乎要开启新一轮“叶绿素革命”!

1845年,德国科学家迈尔发现植物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半个世纪后,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植物中具有捕光作用的复合物,这就是“叶绿素”。又过了半个世纪(1954年),世界第一块单硅晶太阳能电池诞生,人类开始成功的利用工业材料进行光电转换!

太阳、光伏、叶绿素,这三者的跨界融合,在能源互联网的大潮中正在显出雏形。2015年,“互联网+”和李河君的“移动能源”蓝图几乎同时到来,一个新的能源世界不明觉厉的到来了。这真的如同汉能所言,改变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带来一场科技和产业革命么?

在中国,1瓦光伏电站大约需要10元的投资成本,一个10兆瓦(1兆瓦=1000千瓦)的中型地面电站,这需要1000万的投资成本。加上光伏电站背后有着复杂的合作和运营风险,即使政府每度电给予0.42元的补贴,仍不足以消除投资者对运营及回报背后的疑虑。

李河君的这场“叶绿素革命”,虽然有望解决万物之本“阳光”可直接利用的能源技术路径,但并未解决其在工业中普遍的适用性。在我国13亿千瓦的电力总装机量中,光伏装机仅为13吉瓦,可以忽略不计,以光伏来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注定了是一条漫长的路。

蓝图与现实:移动能源时代何时来临?

如果说,任何一个接触阳光的物体都是一个发电体,你觉得这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你肯定会说,那太好了。如果我们所有的光、热、动力所需的能源都使用阳光,那时候火电厂的老板肯定会转行做光伏,否则他将找不到活路。这是一场怎样的变革?一旦人类真正的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廉价生产和利用,我们的工业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可以确信的是,雾霾穹顶会消失,蓝天将每天与我们相伴。

这是一个美好的图景,也是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所预设的蓝图。

原标题:争议汉能:移动能源蓝图下,互联网之手能伸多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移动能源查看更多>汉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