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科普】电缆入地 让城市更美丽

2015-06-17 09:53来源:亮报关键词:电力电缆配电线路高压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目前,城市地下电缆建设存在哪些困难?

虽然电缆入地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要想真正实现全国城市电缆入地,其中最大的障碍是建设的高成本和故障检修难。

电缆入地造价高,耗资大,其投资是架空线路的8到10倍。建设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缆入地建设的进度。另外,目前城市的地下资源非常紧张,地下自来水、燃气、污水等管线林立,给电缆隧道的施工造成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电力隧道是一次性资源,一旦隧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在临近道路再次修建隧道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仅仅是电力隧道布局方面的规划工作要做好,电力隧道资源的规划利用工作也十分重要。

电力电缆敷设在地下的隧道当中,一旦发生故障,抢修工作难度相当大。不仅仅受限于隧道空间狭小,人员动作受到较大限制,且对于位于城市主干道路的隧道来说,占路施工将会受到交管部门的很大限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

此外,电力电缆的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带电检测方面亟待更先进、行之有效的技术出现。

■ 链接

电力电缆的发展历程

早在1880年,爱迪生在纽约、费兰蒂、伦敦几乎同时将绝缘导线埋在地下,作照明供电使用,成为最早的电力电缆线路。

我国第一根电力电缆线路于1987年在上海投入使用。2000年,世界第一条长距离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在日本安装;我国第一条长距离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于2010年在上海安装。2000年,世界第一组超导电缆系统在美国并网试运行;2004年4月,我国第一条高温超导电缆在云南电网并网运行。

随着电缆线路绝缘结构的发展,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也在不断发展。1915年,丹麦与瑞典海峡间就敷设了一条20千伏的海底电缆。2009年,我国广东与海南之间投运了双回路525千伏交流海底充油电缆。目前,世界各国已越来越重视海底电缆的应用,尤其是沿海国家,从大陆向岛屿供电或岛屿之间的联网,就需要用海底电缆。用海底电力电缆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发电站作地区性发电更经济,在近海地区应用好处更多。

原标题:电缆入地 让城市更美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电缆查看更多>配电线路查看更多>高压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