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高速发展 充电桩和电池成“短板”

2015-06-23 11:19来源:瞭望周刊作者:宫超关键词:充电桩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2015中国汽车论坛上如此断言。过去一年来,蛰伏多时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势走暖,渐露“燎原之势”,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亮点。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7271辆和26581辆,同比分别增长290%和280%。过去的2014年,我国更是有300多款新能源车型上市,全年销售7.5万辆,同比增速高达324%。也因此,业内专家甚至将2014年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

显然,相比于此前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驶入”快车道。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否已跨过重重障碍?真正开始阔步迈入大规模市场化?仍然疑问众多。为此,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和车企负责人,以期能描画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境况。

自主品牌“抢食”新能源车

在2015上海车展上,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的1343辆汽车参展,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103辆,再创历史新纪录。记者在车展现场注意到,比亚迪、北汽、上汽大通、江淮等众多自主车企“热情高涨”,占据了新能源车型的半壁江山,平均一家自主车企展出两款以上。

其实,回顾此前自主车企“漂亮”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业绩,这份热情也就显得理所当然。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就告诉记者,北汽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产量比2013年提高了4倍多,销量提高近3倍”。

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比亚迪“秦”的累计总销量已超过2.1万辆,同时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e6和纯电动大巴K9也已在3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个城市成功运营。江淮汽车更是于去年8月正式签署2000辆纯电动轿车出口美国的框架协议,实现中国量产电动车首次批量出口美国。

面对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各大自主车企自然也不会仅限于让自家的新能源车在亚洲最大规模车展上“刷脸”。去年下半年,各大自主车企就开始砸重金在新能源板块集体发力:

力帆总投资22亿元、年产10万辆的新能源电动车河南基地于去年年底投产,其新能源电动车开始实现量产;在上海车展上,比亚迪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战略布局;北汽则宣布,未来5年将投入5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建设和新产品与技术研发,并将每年“拿出研发经费的30%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长安汽车副总裁龚兵则告诉记者,长安已明确决定“未来十年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180亿元左右”……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市场迎高速发展 充电桩和电池成“短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