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关注】对中国能源战略全局的认识

2015-06-26 15:24来源:中国能源网作者:杜祥琬关键词:能源消费非化石能源能源需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天然气,和包括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天然气水合物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是相对洁净的化石能源,对缓解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都能作出贡献。因此,要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定量和具体的模型分析表明,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5%左右,我们想把这个比例提高到10%以上。随着我国能源总量的提高,估计要达到每年6000亿立方米以上。这里我要说一下,目前提议开采页岩气、煤层气的呼声比较高,但定量地了解一下我国煤层气、页岩气的具体情况,就会知道中国页岩气的埋藏条件非常严苛,它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都比美国高。最近煤化工领域的一个方向煤制气有一定热度,但煤制气毕竟是煤制的气,不是天然气,它高耗煤、高耗水,使用会带来高排放。所以我个人认为煤制气不是未来低碳能源发展的一个方向。

此外,在我国终端能源结构中,要显著提高电力的比例。也就是说,要大幅度降低煤炭和石油直接燃烧的部分,增加电力使用的部分,简单地说也就是电气化。同时,在电力的结构中,要增加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现在,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是25%,将来要占越来越高的比例。我认为,智能电网和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C.非化石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为长远计,我认为低碳能源有几个主要方向,我叫作“三匹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天然气我们上面有过阐述,这里不再赘述。在可再生能源当中,比较成熟的是水电,现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已经占到7%—8%,未来大概能占到10%左右。将来,非水的可再生能源的贡献会超过水电。非水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大家熟悉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首先,从资源来说,我国的非水可再生资源比较丰富;其次,从目前的技术发展上看,应该说没有原理性障碍。近年来,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发展很快,成本也有所降低,但是还有一些工程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要提高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被电网消纳的能力,以及发展储能技术,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等各种手段。

下面说说核电。对核电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要发展核电,但必须把核电的安全放在首位,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对我们国家核电发展,现在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我想这有助于更为冷静、严谨、全面地思考问题。要通过深入、求实地论证,理性谋共识、科学谋发展。

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的核电,甚至世界核电的发展都进入了新常态。应该说,中国对于核电的建设也更加谨慎,出台了新的安全标准、法规,稳中求进地制定发展战略和相应规划,并推进核电体制的改革。

我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要转变核电的发展方式和工作方式。我们不能再习惯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核电建设的模式——政府决定要建核电,下面就开始建。现在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时代,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大型工程建设中,从立项到开工到建设,都必须让公众充分参与。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曾有人研究了法国人为何欢迎核电。他得出的结论是,一是独立于政府的核能信息传播机构,确保为公众提供真实透明的信息。二是法国有工程师文化,公众愿意相信科学家的话,也相信工程师能够保证核电安全。三是政府成立了地区信息委员会,负责核安全信息源的跟踪和咨询。四是国家工作辩论委员会组织公开辩论,凝聚理性共识。其实我们也有很好的经验。比如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中,香港有人提出反对,我们就建立了大亚湾核电安全咨询委员会,让政府、企业、专家、公众共同参与进来,打消了公众的疑虑。应该说,我们搞核电还是为了人民、为了公众,要让公众感觉到发展核电,大家是利益的获得者,而不是风险的承受者,把工作做到这样的地步,我们的核电就会健康发展。

总的说来,我们不能把对核电的反对声音简单地归结为“不懂科学”。世界上几次核事故,确实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心。我想应该充分理解这种担心的鞭策作用,应该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更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核电站,都要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发展,要通过深入的科学论证,令人信服地明确核电安全的技术、工程和管理的实际可行性。

放眼未来,从核裂变走向核聚变,这是一个历史的方向。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方向,中国要努力争取在核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头。

相关阅读: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善

原标题:对中国能源战略全局的认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消费查看更多>非化石能源查看更多>能源需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