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政策正文

【温馨提示】今日起未获得型式认证的风电机组无法参加招标

2015-07-01 09:3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张子瑞关键词:风电设备市场风电机组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质保验收缺乏权威标准规范

根据国际知名风能研究机构MAKE的研究报告,国内已装机容量中获得由国家认可认证机构所颁发的型式认证不到总装机量20%。相关研究显示,2014年末中国应有47吉瓦风电装机容量已满质保合约,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成功出质保容量仅占55%。在这一数据背后,是风电开发商和整机提供商之间常常因机组质量和适用标准问题争执不下。

按照风电行业的惯例,为了消除风电开发商对风电机组质量的担心,订单销售额的10%左右资金作为质保金押在风电开发商手里。质保期满后,如机组质量达到合同要求,风电整机商方可收回质保金。目前在国内,风电机组的质保期通常为3-5年。

表面上看,是风电开发商押了风电整机商的钱,而多位风电开发商的项目经理向记者表示,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机组质量问题给风场造成经济损失的案例很普遍。如果机组的性能可靠,我们也很愿意按期出质保。”河北某风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风电开发商和风电整机商在故障率、实际功率曲线、机组实际状况与合同一致性等方面争议最大。对机组故障和大部件失效情况等具体的考核指标,目前业内也没有权威的依据。

“质保期验收是风电设备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明确的机制和通畅的信息公开渠道,风电机组不能进行正常质保期验收,导致质保金无法顺利结算,这一方面加大了风电机组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风电市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不论是风电开发商还是风电整机商都向相关主管部门呼吁,为确保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早建立规范的风电设备质量验收制度。

需建立争议解决机制

在业内看来,即将实施的新政无疑有利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提升风电整机及零部件的整体质量,从而逐步促使出质保争议的最终解决。

据悉,国家能源局正着手建立全国风电设备质量信息监测评价体系。通过对风电场运行设备进行监测,开展风电设备运行质量评价工作,并定期发布风电设备市场的质量相关信息,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当然,风电机组质量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有必要建立质保期验收和争议解决机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质保验收顺利通过,买方应尽快向卖方支付质保金;验收未能全部通过的,可由买卖双方共同协商,视验收结论采取分批出质保的方式,按通过验收的机组台数进行结算和支付质保金;对于未能通过验收的机组,双方应形成一致认可的、有限期限的、责任明确的处置方案。为了公平,还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实施验收工作。”

据了解,有关部门也正在推动相关验收规范和标准的出台。而在更权威的标准出台之前,质保期验收暂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的《CNCA/CTS 0004-2014 风力发电机组质量保证期验收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对此,MAKE预测,随着未来3-5年内更多政策陆续出台,风机技术与质量持续提升,出质保程序将日趋规范,2020年成功出质保容量占比有望提升至94%。

原标题:新政助力化解质保验收争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设备市场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