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当中国遇上“互联网+”(图)

2015-07-06 08:41来源:科技日报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阿里巴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滴水可以看世界,一座城折射的是整个中国——

福建发布《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江苏、内蒙古等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部分省市则是“计划未出,行动在先”,积极投身“互联网+”。

商务部推出《“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海关总署大力推进跨境电商试点,中国电信发布《“互联网+”行动白皮书》……从部委到中央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落实国务院“互联网+”行动计划。

阿里巴巴、腾讯……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展开布局,或和地方政府签订协议,开通相关政务服务,或者建立线下众创空间,利用自有平台支持创新创业。

“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完善服务,加强引导,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拓展。”《指导意见》对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鼓励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指导意见》26处提到“互联网企业”,1处提到“大型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企业寄予厚望。

专家们认为,随着《指导意见》公布,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互联网+”行动落实方案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企业也将加快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将爆发出更大的正向推动能量”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实践过程。同时,全社会对这项技术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到深的问题。

“全社会对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入。”这是《指导意见》提出的2018年发展目标之一。

互联网技术诞生已有40多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也已21年。如何利用互联网?如何推进“互联网+”?记者一路追问、探讨。

6月30日,海尔宣布面向全球招募至少3万名创客到微店平台创业,开设3万家专卖店。

事实上,尽管艰难,中国的制造企业早已开始拥抱互联网的种种尝试——作为全球最大白色家电公司,海尔的互联网化就整整耗费10多年时间。

人单合一、人人创客、用户付薪……经过一系列颠覆性重构,海尔由金字塔形的管控组织变身扁平的创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6万多名员工只有3种身份: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使命是极致创造并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海尔汇聚了1328家风投机构及98家孵化器资源,在全社会孵化和孕育着2000多家创客小微公司,推出免清洗洗衣机等上千个创新产品及创业项目。业内人士预言,这些小微创业团队中,未来可能出现几个与海尔同等当量的企业。

经过这种“在飞行途中更换发动机”的“自杀式重生”,2014年,走向互联网化的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2007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39%。

拥抱互联网不易,但最终会带来结构的转变和效率的提升——海尔的实践,为“互联网+”提供了注解。

“我们进行了测算,‘互联网+’对提升生产效率有明显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辛勇飞说,“互联网+”各行各业,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互联网化的过程,是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过程。”

原标题:当中国遇上“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阿里巴巴查看更多>